写在前面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2024年的专升本考试已经圆满结束,一批新晋本科生即将迈入他们理想的大学校园。对于准备参加2025年专升本考试的同学们来说,现在正是需要紧张备考的时刻。为了更好地规划备考策略,大家可以提前了解各个心仪院校往年的招生简章和录取分数线,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未来的挑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现将2024年江西专升本各大院校的招生情况整理成专题,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和指导。


江西专升本

招生院校之


南昌航空大学




学校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扎实推进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1.办学历史:南昌航空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

  2.办学特色:学校秉承“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积极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拥有航空、国防类及相关专业28个,占学校所有专业的40%,拥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技术、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飞行器适航技术等航空特色专业。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建成工科优势明显、航空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

  3.办学条件: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英雄城——南昌。校园环境优美,拥有前湖、上海路、共青城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设备4.7万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6.3亿元。图书馆纸质馆藏资料224万册,中外文期刊343种,电子期刊22.95万种,电子图书273.1万册,中外文数字资源数据库60个,阅览位4570座。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5.5万平方米。

  4.机构设置:学校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法学院、航空服务与音乐学院、软件学院、通航学院(民航学院)等17个专业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3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学校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航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学科专业:学校具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三个江西省一流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现有70个本科专业。其中2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8个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1个专业通过了住建部专业评估。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6‰,步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6.人才培养: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省级教学成果奖91项、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4个、省(部)级优秀教材40部。拥有3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个国家级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获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拥有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74个,其中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近五年,我校学生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586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397项;在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前300)中排名全国第78位,位居省内高校第二。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六轮总榜单(本科,前300)中排名全国第101位,位列省内高校第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江西省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并确定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

  7.科学研究:学校近年来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等政府奖励20余项,其中一等奖10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航空学会等科技奖励50余项以及省部级社科成果奖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471篇,出版论著163部,受理专利2120余件、授权1230余件,教材642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其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等26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社科项目近20项。承担江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行业科技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00多项。入选首批“领航江西”智库成员单位,获批江西省重点高端智库。

  8.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共计375人次。

  9.招生就业工作: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除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外大多在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万余人,研究生39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18万名。学校与航空、航发、商飞、航天、民航、通航等企事业单位和近40个地方政府部门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有30%以上毕业生服务于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和各大民航、通航、商飞公司。学校连续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

  10.国际合作: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等20个国家的70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实现了学生互派,其中,受资助人数和规模居全省前列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开设了航空工程(含航空维修)、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4个本科全英文授课专业和多个研究生中英文授课专业,并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高校共同举办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校中外项目生突破1600人。近年来学校不断优化留学生培养结构,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实现了留学生从本科教育、硕士培养和博士联合培养发展,助推了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际化,先后荣获江西省和全国来华留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1.民生工作:学校注重民生工作,推行教职工“健康工程”,发放健身津贴,开展年度健康体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资助育人理念,开展全方位、全时段、全覆盖的资助工作,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不断提升资助救助力度。除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规定的所有形式外,学校还设有新生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岗、临时困难补助、困难学生走访慰问、选派优秀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访学等多项资助项目和优秀学生奖学金、创新创业实践奖学金、各类社会奖助学金近20项。形成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12.社会声誉:连续四年省属本科高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综合评价意见为“好”。历年获评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全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连续七年获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江西省平安校园”。“天宫开悟”航空航天科普精准教育扶贫项目荣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招生简章

根据《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实施方案》(赣教高字〔2023〕48号)、《关于做好江西省 2024 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赣考院普〔2024〕1号)和《关于做好全省2024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赣教考字〔2024〕4号)等文件精神,我校2024年将在省内普通高校选拔普通专科(高职)应届毕业生进入我校相关本科专业学习。根据我校具体情况,特制订本招生简章。

一、招生对象

(一)江西省普通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且在2024年7月31日前可取得毕业证的考生。

(二)已退役大学生士兵(含2024年3月退役大学生士兵)在2024年7月31日前可取得或已取得毕业证,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江西省普通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应征入伍。

2.外省普通高职(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在江西应征入伍。

二、报考条件

(一)考生(含免试生)报名需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其中,条件4只适用于退役大学生士兵。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

2.身体健康,各专业身体要求按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普通高职(专科)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

4.在入伍期间和退役后工作学习期间,无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或受到纪律处分但报名前已解除处分的。

(二)专项考生(含免试生)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同时,还需满足专项计划所规定的条件。

三、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及学费标准

我校与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四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下简称联合培养专升本),招生计划共计780人。

表1 2024年联合培养专升本招生专业及计划一览表

注:除学费外,专升本学生每年还须缴纳住宿费、书本费等,按各高等职业院校的收费标准执行。

四、报名、资格审核

专升本考试报名资格审核各环节按照《关于做好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赣考院普〔2024〕1号)要求执行。资格审核贯穿考试录取全过程,对不符合报名、录取条件的考生,确认后一律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五、志愿填报、缴费

1.通过报名资格审核的考生须在2024年3月18日9:00—21日17:00期间,登录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网址:www.jxeea.cn,下同)“专升本管理系统”,在9个招考类别中选报其中1个大类参加该大类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考试,并完成志愿填报和缴费(130元/人),逾期未完成填报志愿和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考资格。网上缴费成功后不予退费。

注:“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计划”批次设置2个梯度院校志愿及1个征集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后设置6个专业志愿。限已通过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资格审核、毕业专业符合要求,并已取得我校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的考生填报。

2.缺额征集志愿安排。各批次未完成的缺额计划将进行网上征集志愿,缺额征集志愿网上填报时间详见教育厅专升本工作安排通知。具体缺额院校、专业、计划情况须根据实际录取统计数据确定,届时考生关注并依据省教育考试院网上发布的缺额征集信息及说明进行填报。

六、考试

1.统一考试时间为:2024年4月20日。

公共基础课考试时间为上午9:00—11:30,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考试时间为下午15:00—17:00。

2.招生考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公共基础课不分学科专业,考生统一参加“政治+英语+信息技术”3门课程的综合卷考试,满分300分。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考生按选报9个招考类别中的1个大类分别参加《实施方案》规定对应的1门科目考试,满分150分。

3.考点设置:考试地点由各设区市考试机构统一安排在标准化考点。

七、录取

(一)按9个招考类别分别划定全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二)依据考生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的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投档,总分相同时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优先,其次按政治、英语、信息技术课程顺序,单科分数高低排序录取。

 注:“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计划”录取参照《南昌航空大学2024年联合培养专升本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简章》。

(三)未被录取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征集志愿计划,网上进行征集志愿填报,征集志愿填报专业必须在《专业指导目录》规定的对应专业范围内进行。

(四)“免试计划”和“专项计划”未完成的空余计划,高校可以在“普通计划”批次投档前调整至“普通计划”招生。

(五)考生志愿填报是一种电子契约,凡按志愿投档且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不得要求高校退档,高校也不得以考生自愿放弃为由退录。

八、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

(一)培养方式

通过江西省专升本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南昌航空大学的专升本联合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完成2年本科阶段的学习。

(二)学籍学历

专升本招生录取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籍管理由南昌航空大学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执行,在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注册学籍。

学生按教学计划修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由南昌航空大学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其毕业证书上标注“在本校XX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学习时间按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实际时间填写。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九、纪律要求

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向任何培训机构和个人提供举办专升本考试辅导班的相关资料、场所及设施等。对专升本考试中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社会其他人员的违纪违规行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执行,涉嫌犯罪的,将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十、其 它

未尽事宜请向南昌航空大学专升本办公室咨询,解释权归南昌航空大学专升本办公室。

联系地址:南昌市丰和南大道696号南昌航空大学教务处(B栋教学楼B118办公室)

邮编:330063

报考咨询电话:83863713、83863779;招生咨询电话:83863927

监督电话:0791-83863486



招生计划

普通及专项招生计划


未来工匠·航空强省班招生计划



录取成绩






卓兴教育校区焕新
ZUOXXING TEACHER 








本文含有广告
GUANZHUZHINAN
关注指南
江西卓兴专升本
微博
抖音
知乎
发现更多升本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