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不再按时序展现,如果你不和我们互动!以后可能就,再也收不到我们的推送了!所以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以及星标公众号!经常来看看我们又更新了什么,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 专注于家庭教育知识与高校校园信息分享。专注于教育文旅商讯与湖南动态人文资讯分享

厚植家国情怀、增进湖湘情感。汇聚政商、教育、医学、文旅、环保、政法、媒体圈人士。系湖南省青媒奖获得者、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人士、长沙市新媒体协会会员。系列矩阵自媒体立足资讯、服务社会;立足教讯、服务师生;立足创新、服务传播。打造可读性强、高参与度、高传播的正能量资讯自媒体,积极传播好声音,传播最新亮点、看点。
近日,“八省联考”的成绩陆续公布引起大家广泛关注,尤其昨天江苏成绩一出,考生和家长们瞬间炸了锅,各种成绩在网上流传。据悉江苏省天一中学有一位同学拿到了699的高分,满分750,可能这就是学霸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有学霸坐镇,但此次江苏省 总体考得不算理想

2021年新高考省份(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 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聚教在线】

回复八省联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速查询八省联考成绩

网络传闻版本如下:

1、语文平均分95(满分150)

2、数学平均分69(满分150)

3、英语平均分105(满分150)

4、历史平均分51(满分100)

5、政治平均分58(满分100)

6、地理平均分43(满分100)

平均分不是很理想,历史、政治、地理也显扎心。好多高中致力于推行素质教育,据说最近迫于压力,已经开始周末补课了。对即将和已经失去双休和美好夜晚的初三、高中小朋友说:心疼你们~

网络还流传了几个版本的一分一段表,学习哥找到下面这张,据说是老师发给同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家长的留言“儿子622分,省排名4081”,所以上面这个版本可能是靠谱的。

备注:数据源自网络,可能不准确,仅供参考。实际数据以考试院公布为准!

出成绩后,做好这几点,志愿填报不浪费一分

根据江苏省考试院的安排,16-18号将进行模拟志愿的预填报,让大家熟悉填报流程,考生、家长需要关注模拟计划,也就是各个学校在苏招生的计划,特别是院校专业组的呈现方式。

考生、家长要熟悉本次填报的要求,比如院校专业组的代码、院校专业代码,最终填报的时候都是填写代码,系统根据考生填报的代码来识别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个过程建议各位家长都要尝试走一遍流程,为最终高考结束后的时间做准备。

可以根据各个高校发布的招生计划,结合自己孩子的选科来初步筛选院校专业组。由于本次是模拟填报,所以高校的招生章程都没有发布,最终高考填报的时候需要结合高校招生章程的内容来决定是否要报考。

下面的内容适用于模拟志愿填报及高考正式志愿填报,记得收藏噢!

志愿填报准备工作

正确认识自身适应性考试/高考的成绩和排位

了解心仪院校的往年录取数据

提前做好自身发展规划,确定理想院校/专业

充分理解高考录取规则

熟悉各大目标高校和专业

还不是很明白?具体怎么做继续往下看。

1.正确认识自身适应性考试/高考的成绩和排位

志愿填报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要以具体的分数/排位来确定。因此,在适应性考试成绩/高考成绩公布后,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成绩所在的排位情况。相比成绩的涨幅,主要看排位的变化更为实际。

在高考前可以根据平时的模考成绩预估分数,确定自身成绩变化范围,制定目标院校/专业方向,稳住心态。

2.了解心仪院校的往年录取数据

考生要提前了解目标院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最低排位/录取人数/录取专业/录取规则等。

根据自身的成绩变化范围,筛选目标院校/专业名单,更好的为志愿填报做准备。

今后是3+1+2新高考,以前几年的数据参考、借鉴作用不一定大,但仍可通过以往排名,大致看看可以录取哪些高校。

各省投档分及位次参考

江苏

(上下滑动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

(上下滑动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北

(上下滑动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

(上下滑动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

(上下滑动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

(上下滑动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

(上下滑动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

(上下滑动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提前做好自身发展规划,确定理想院校/专业

在成绩公布前,要对自身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研究自己的喜好及特长,确定发展及就业方向。

专业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大范围上,最好可细化到某一专业。因为每个{$362}类下细分有多个专业,各个专业所涉及的学习内容、方向、就业等都不同。

4.充分理解高考录取规则

每个省市每年都会发布《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考生要对高考录取规则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对录取批次、志愿设置、招生计划、投档原则、同分排序、服从调剂等重要内容细读分析

首年进行新高考改革的八省市地区的考生,模拟志愿填报更要认真对待。

5.熟悉各大目标高校和专业

确定目标院校后,要对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属性、校区分布、师资力量、重点学科建设、特色专业等进行充分了解

关于模拟填报志愿,你必须知道这些问题

问题1:“专业(类)+学校”和院校专业组有何区别?

福建 湖北 江苏 广东 湖南在本科段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本科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单位,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几个专业栏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考生可填满全部院校专业组志愿及专业,也可选择部分填报。

河北、辽宁、重庆以“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即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

“院校专业组”

“院校专业组”由招生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

院校专业组就是将一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个专业合成一个组,每个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一般为6个),一所院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投档录取。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之间互无关联,符合填报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某所高校的1个“院校专业组”,也可以填报同一所高校的多个不同的“院校专业组”;既可以连续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也可以间隔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

以A大学为例,有20个招生专业,高考模式录取方式是A大学就是1个院校志愿单位,提供1个院校代码,当你填报了A大学且达到了分数线,你就可以进入到A大学,在A大学里面你还可以填6个专业及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只是文、理科分开。按新高考方案A大学首先是按照物理和历史分开,假如要求选考历史的有8个专业,选考物理的有12个专业,分开之后,再根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考科目要求来组合,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为1个组。如8个历史专业中有3个专业要求选考科目为历史+政治,另外5个专业要求选考科目为历史+地理,那么8个选考历史的专业就有2个院校专业组,以此类推,假如12个选考物理的专业分成3个院校专业组,那么A大学20个招生专业就一共分成5个院校专业组,就是等于A大学是有5个院校志愿单位,提供5个院校代码供考生选择填报录取时,A大学就有5个分数线,不像现在1个院校只有1个分数线

由上可知,“院校专业组”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与现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

假定南京大学在江苏的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组:物理专业组、物理化学专业组、物理生物专业组、物理政治专业组、历史专业组、历史政治专业组。

专业组1( 物理专业组) :材料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工程类等。

专业组2( 物理化学专业组) :化学类、地理科学类、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

专业组3( 物理生物专业组)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

专业组4( 物理政治专业组) :政治学类。

专业组5( 历史专业组) :哲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类。

专业组6( 历史政治专业组) :政治学类。

其他首选科目为“物理和历史均可”再选科目为“不提科目要求的专业,将同时出现在物理专业组和历史专业组,在录取时,会分别在两个专业组投放一部分招生计划。

因此, 考生的选考科目和可选专业组的关系为:

当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时,可以选择专业组1、专业组2、专业组3中的专业

当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生物、地理时;可以选择专业组1、专业组3中的专业

当考生选考科目为历史、地理、政治;可以选择专业组5、专业组6中的专业

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方式多以上海模式作为参考,为此学习哥整理上海志愿填报样表,帮助大家直观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图所示,为上海市招生专业组目录。A大学设置了3个院校专业组, 每个专业组里有数量不等的专业个数。A大学专业组1限考物理,即高考没有物理科的考生不能报考该专业组;专业组2限考物理化学,专业3不限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在填报志愿表时,按照“院校专业组+专业”的方式填写,如上海的志愿表中,只要选考科目符合要求,学生就可以在上表中第1行填写A大学(1)+该专业组后面的4个专业,第2行填写A大学(2)+该专业组后面的4个专业,第3行填写A大学(3)+该专业组后面的4个专业

换句话讲,以前只能填写A大学一次,现在A大学有几个专业组就可以填写几次;学校在调剂学生时,也会优先考虑该专业组里的专业

每个院校专业组一般包含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平行志愿投档时,按考生投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院校专业组志愿。只要考生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中被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即向该院校专业组投档。投档后,其他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无效。如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不能投档。上述过程完成后,无论档案是否投出,均视为该考生已享受了本批次平行志愿投档机会。如果考生档案投档到某院校专业组后,因故被退出,将不再补投到该次考生所填报的其它院校专业组志愿。广东省还规定,因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身体条件、文化课成绩、单科成绩等要求)不能被录取的考生,由院校作退档处理。同一院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间的计划不能调剂使用。如生源不足,须在征集志愿阶段,经研究决定未完成计划的使用原则。

考生需查看当年招生目录在专业组内填报志愿,在此之前,考生可参考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 高校专业选考要求提前规划选定专业

“专业(类)+院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志愿填报时,以上3种情形也可综合填报,请考生结合个人选科情况和对院校、专业(类)的倾向及喜好程度,综合考量、慎重选择、科学填报。

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与以往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更好维护考生利益。在考生的选考科目与招生专业(类)相符前提下,考生直接填报到学校的具体专业,取消了专业调剂,从而避免被调剂到不喜欢专业的遗憾,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二是能够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有利于高校录取到具有明确专业志向的学生,同时也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能够强化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可以吸引更多考生选择自己擅长并心仪的专业增加其学习动力,促进国家相关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和个人成长成才。

专业(类)+学校”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将控制线上未录取的有志愿考生,结合高校各专业(类)要求,依据高校调档比例确定投档考生数,普通类按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艺术类、体育类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遵循考生的志愿顺序依次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时,考生虽然一次可填报多个“专业(类)+学校”志愿,但投档机会最多只有一次。计算机按照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依次进行检索,即先检索第1个志愿,符合条件就投档,不符合条件立即检索第2个志愿,依此类推。一旦投档,后面的志愿即失效。专业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如考生投档后被高校退档,无论这个志愿后面还有没有符合投档条件的志愿,也不再投档,本轮不会再投档到后续志愿,需要在下一轮次(如征集志愿)重新填报志愿,或参加下一批次录取。因此,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查看高校招生章程、选考科目要求以及公布的招生计划备注信息等,防止因误填报而被退档。高校招生除了对选考科目提出要求外,在招生章程或专业备注中,还可能对体检、外语语种、单科成绩、外语口试等提出要求,考生被投档到某高校,若不符合该高校招生要求,则可能会造成退档。

这种志愿模式一般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问题2:高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如何要求?

在广东、河北、辽宁、江苏、湖南、湖北、福建、重庆等8个省市2021年招生的普通本科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分专业组在物理、历史 2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提出 1 门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4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再提出不超过 2 门科目要求,即对再选科目提出“必选1门”“必选2门”“2选1”“不限选”4种要求。其中,“不限选”指考生只需首选科目符合高校提出的要求即可。

举例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某高校的某{$492}在物理、历史 2 门中要求为 " 物理 ",另外 2 门科目不限,则表示考生在 3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只要选考物理、其他 2 门任选都可报考该专业

选科要求须提前向社会公布。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院校专业组对应的科目要求。

问题3:平行志愿投档时,考生投档分相同时如何排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福建省规定,考生成绩分数相同的,先按享受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的条件排序,然后再按以上顺序排序。广东省规定,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合成总分(含政策性加分)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合成总分(含政策性加分)相同时,比较“3+1+2”考试科目总分(不含政策性加分)高低,高者优先。

另外,福建、河北、湖南、湖北、江苏、辽宁还规定,经以上顺序比较后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

问题4:"3+1+2"模式12种组合如何选科更科学?

3+1+2的模式下形成了12种组合,有哪些是更为适合推荐的组合,哪些是不推荐的呢?这里也给大家做一个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选报物理学科组合

①物理+化学+生物:

此组合可以覆盖97.4%的专业,可以说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是纯理科思维,不想沾染一点文科的考生的必然选择。这种方案记背内容最少,理解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极大,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缺点是学习难度同样很大。好在新高考体系下,这必然不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套方案。

②物理+化学+政治:

可报专业98.9%,实际上一些顶尖大学专业可报率达100%。由于大学之后参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对今后的考研之路影响颇多。缺点是政治学科与物理、化学的学科关联性并不是很大,学习起来难以起到联系、促进效果选择这类组合的学生一般是属于学霸级别的。

③物理+政治+地理:

可报专业99%。这个科目组合更像是理科成绩不错的文科生,为了不浪费物理的高分以及填报志愿时的选择范围,而做出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这个组合比较适合物理成绩突出,往往属于理科偏科的学生(数学-物理较好,化学-生物较差)。

④物理+生物+地理:

可报专业99%。选择者往往是物理成绩优异,其他科目成绩一般,且对未来无明确目标的学生。其他科目中以传统理科的生物和传统文科的地理相对最为简单且不需要大量背诵(于历史和政治),而且物理-地理的组合也有不小的发展空间。所以这种组合一般适合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学生:一、物理成绩优异,逻辑思维能力强;二、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无明确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规划。

不推荐的组合:物理+政治+生物

选择这个组合的人群往往也比较窄。就普通学校而言,不建议选择这样的组合,一方面由于针对的学生面比较窄,很难与同校师生横向比较,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另一方面也由于普通校师资原因,很难单独为这个组合的学生设计走班课程的时间表。

2.选报历史学科组合

①历史+政治+地理:

艺术专业、中文、传媒专业。一些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几乎选择的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

②历史+政治+生物:

语言、体育、医学类普通生。生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更为优秀。在专业选报比率上达到75.3%,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专业对生物有明确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专业很少对生物科目有较高要求。

③历史+化学+地理:

可报专业比例为88.6%,这种选择其实是一种文科中比较偏理的选择适合与物理实在没有缘分,但逻辑思维较为清晰,不擅长纯文科记、背的考生。

④历史+地理+生物:

适合语言、体育类专业。可报专业比例为77.8%。地理生物学习起来相对简单,特别适合体育专业学生,但竞争力也会比较大。

不推荐的组合:历史+化学+生物

化学+历史这种理科中等难度(理科中一般难度:物理>化学>生物)+文科中等难度(文科中一般难度:政治>历史>地理)的组合,在选择专业上很难有特别的针对性。

素材来源于高中生学习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