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学生坚持下来的动力之一是考上好大学,我国有3000余所院校,供各个分段的考生选择,可还是有不少“野鸡大学”钻空子,误导考生报考,耽误了学生的未来。
“三分考,七分报”,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报考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分数相差不大的考生之间,报考选择不同,以后的发展也将完全不同,名校是无数学子的向往,但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考生少之又少。

有些考生高考成绩不尽人意,想要通过报考挽回损失,不料却上了“野鸡大学”的当,考生和家长想哭都没地方,只能在报考时多留个心眼,避免报考出现问题,浙江几所大学害人不浅,考生和家长报考要避免“踩坑”。

浙江是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不少互联网大厂在此定居,杭州成为不少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城市,但当地高等教育资源不是特别丰富,只有一所985、211大学—浙江大学,是我国高校排行中的前几名。

2022年浙江省高考考生共有36万,虽然比不上高考大省的竞争激烈程度,但当地考生想要选择合适的大学也不容易,还有不少野鸡大学混淆视听,影响着考生的报考选择。
浙江信息技术学院。这一院校曾被官方直接定为“野鸡大学”,随着网络的发展,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类专业情有独钟,报考这一方向,未来就业面宽,发展空间大,但这一大学属于野鸡大学,没有国家正规招生和建校文件,只是为了吸引考生的目光。

杭州理工大学。这一校名乍一听还以为是一所211大学,毕竟理工类大学并不少,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等,校名迷惑了不少家长的视线。
“杭州理工大学”其实并不存在,浙江省内名副其实的“理工”名称的大学,只有浙江理工大学这一所,考生报考要避免踩坑。

浙江国际商务学院。这一院校以“国际”起名,还表示是商学院,可能会吸引不少家境好的考生,误以为是民办国际大学,校名起得十分高大上,但考生要注意,该校毕业生如同“一张废纸”,也是官方亲自点名的野鸡大学。

杭州工商管理大学。近几年工商管理专业热度渐高,工商管理就业面较广,这所院校校名也很大气,但也是名副其实的虚假大学,利用部分家长对大学的不了解,碰瓷名校校名,考生和家长要注意,报考志愿要避开着几所大学。

野鸡大学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长的侥幸心理,采用打电话、发邮件等形式,给考生发录取通知书,看似能够低分上名校,实则是为了骗取学费,家长面对报考问题要谨慎,不要因为一时疏忽影响了学生的未来。
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想要考上名校,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达到录取分数线,别无他法,有些野鸡大学和名校可能仅差一字,被录取时不仅要对比校名,也要看好录取证书上的编码,登录大学的官方网站查询等。

官方已经曝光一批又一批野鸡大学,可这类大学仍在报考时四处蹦跶,影响着考生的报考工作,难道不能直接堵截他们的生路吗?不少家疑惑,为何这类野鸡大学屡禁不止?

多数野鸡大学并没有真正的校址,只是在网上制作了校园网站,不断在变化的网址,让教育部门防不胜防,只能在发现后向学生示警,很难提前发展,也导致经常出现考生踩了坑。
野鸡大学校名与名校差距很小,有些家长抱着侥幸心理,即使心中存疑,也不想失去学生上名校的机会,才会被野鸡大学“套路”。

想要真正远离野鸡大学,要从家长和学生入手,首先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其次报考志愿要谨慎,擦亮双眼,才能让这类虚假大学避无可避。

眼看2023年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家长也要着手为学生筛选志愿了,虽然模考成绩不等于高考成绩,但考生的大致得分范围已经明确,早点筛选也能避免野鸡大学混淆视听。
考生可以早点确定目标院校,将压力转为动力,利用好宝贵的复习时间,争取提升成绩,卡考入理想院校。
今日话题:对于屡禁不止的野鸡大学,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中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