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各省份的夏季高考报名工作基本都已接近尾声,今年究竟会有多少高三学生走进高考考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24年全国夏季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342万,首次突破了1300万大关,当时被称为“史上最难高考年”,然而,根据目前的趋势来看,仅过一年,这个历史之最的头衔恐怕就要易主了。


在近日召开的一场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人士透露,2025年全国高考预计报名人数将达到1400万,甚至有可能逼近1450万,这一数字不仅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也预示着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即将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1400多万人参加高考,而2025年全国高校的本科招生数量预计约为450万,这意味着或有1000万人在今年无缘走入本科层次的大学校园,如此激烈的竞争,对普通考生而言,无疑将继续开启“地狱级难度”,高考严重的“内卷危机”也似乎得不到任何缓解。

各省预计高考报名人数汇总

从历年高考人数变化来看,近十年里高考报名人数整体呈上升态势,尤其在2018年之后,每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几乎都在井喷式增长。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2022年突破1100万,2023年突破1200万,2024年达到1342万,增幅持续扩大。2025年这一数字则预计将直逼1450万,又比2024年多出了100余万人,而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高考报名人数或许都会继续高位增长,竞争局面愈发惨烈是不争的事实。

从各地报名人数来看,“山河四省”、四川、湖南以及广东依旧是目前全国的几个高考人口大省,2025年这些地区的高考生预计均会超过50万甚至100万。这一方面反映了上述地区所面临的教育压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愿意为下一代读书求学投入更多时间与资源,不断提高中等教育普及率,进而参加高考,追求更高学历和更有前景的未来发展。
相反,像北京、上海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集中的地区,高考报名人数在全国范围内则处于偏低水平。还有如青海、西藏、宁夏等边远省份地区虽然总体人口基数较少,但近年来参加高考的考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当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学习资源日益多样化,通过在线课程、远程教育等方式,使得一些原本可能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无法接受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现在也有了走入高考考场,竞争大学资格的机会。
高考报名人数的持续增长,直观反映了教育普及率的提升及民众对高等教育的热切期望。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不断推动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通过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随着高考人数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关教育公平的话题近些年也多次被提及,其中的矛头与焦点,都直指高考复读生。

有人认为,目前高考人数年年暴涨,背后的根源之一就是复读生群体过于庞大。要知道2024年全国高校的本科招生计划数才有450万左右,而到2025年光是复读生群体就很可能突破400万人,严重挤压着应届生的升学空间。

复读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如今学生对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强烈渴望以及面对高考压力时的坚韧不拔,但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加剧了高考竞争环境的惨烈程度,使进入名校变得更为难上加难。复读生的存在正严重抢占着应届生的升学通道,也会让应届生再变为复读生,以此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破坏高考的公平公正性。

近几年中全国复读生人数较多的省份包括江西、四川、安徽、广西等,各地每年平均都约有6-7万人选择复读,占比在10%-17%左右。这也迫使不少省份和高校开始陆续推出相应措施,限制复读生的报考及录取。

继续深化高考政策改革刻不容缓

从2024年起,一些省份的教育局就开始明文规定,禁止各大公立学校招收复读生,想复读的话只能选择去私立高中。而像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及其它部分军警类高校也在招生简章里写明只有应届生才能报考。另外各大高校在录取时都会优先以应届生为主,复读生必须比应届生考取更优异的成绩才能获得入学资格。预计2025年这些针对复读生的限制政策还将继续沿用。

除此以外,面对未来数年高考报名人数的持续增长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寻找解决之道,例如加强经济建设,引导年轻人多学实用技能,不要盲目刷分,完善高考制度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年,全国第五批高考改革将在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8个省份实施,实行“3+1+2”的高考模式。尽管如此,我们仍应看到,当前的高考制度虽然可保证教育公平性得到最大化呈现,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像高考科目设置过于单一,导致不少学生偏科严重;高考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分数和排名,导致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等。

所以,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还在呼唤真正的探索与变革,从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高考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入手。为应届生和复读生都提供更加公平和优质的教育环境及考试条件,让每个考生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去展示自己最全面的学习实力。


- The End -


信息参考:星球数据派、高考100网、安徽教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