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5年夏季高考只有100多天了,最近有“四大高考动向”值得关注。

这四大高考动向是:兵役登记、物化捆绑、八省联考和题型改革,从而引起了考生的一个担心:2025年高考难吗?

第一大动向:兵役登记

根据中国军方媒体发布的最新消息,参加高考的男生如果在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周岁,是需要进行兵役登记的,女生无需进行兵役登记。

我国实行兵役登记制度,以前各省并没有严格要求,各省教育厅执行的方案有差异。如今则是要求所有满18周岁的都要执行,否则将会影响到将来大学报到。

广西已经发布了《2025年兵役登记通告》,根据广西在校学生兵役登记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大学新生入学报到时必须出具兵役登记相关证明。

此外,广东、山东、河南、江苏等省份的征兵办或教育部门都有提醒,高中学生年满18周岁都要履行兵役登记义务,否则有可能会影响到将来大学报到和入学注册。

需要理解的是,兵役登记并不意味着要求高中毕业生必须参军,这是国家对于青年男性的摸底和建档。兵役登记和参军是两个不同概念,考生要搞清楚。

如果到高考结束阶段未满18周岁,但当年12月31日满18岁,最好也在中国征兵网进行信息登记,然后根据指示到当地武装部办理,拿到兵役证明。避免后面被大学录取后,又要麻烦重新回家办理。

第二大动向:物化捆绑

2025年部分物化捆绑有“松绑”的动向。

2024年,高校专业组合里面,要求学生高中阶段必选物理和化学的比例竟然超过60%。如果学生单纯选择物理或者化学,基本都无缘理工类专业,甚至有大量医学类专业都没有办法报考,坑了不少学生。

2025年这种情况有望“松绑”,比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发布2025年高考改革省份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中医学类专业选科要求变更为“不提科目要求”。

这样意味着传统的文科生都可以报考中医学类专业,此前是要求理科生(物理+化学)才能报考。

预计今年统计学、大数据等专业,都会逐渐取消物化捆绑,只会限制一个科目。

第三大动向:八省联考

八省联考模式将成为高考最权威的模拟考试。

2025年会有八个省份实行新高考,包括四川、河南、陕西、云南等省份的学生和家长都需要提前了解这种新高考模式的志愿填报模式。

八省联考之所以比较权威,是因为八省联考试卷由教育部命制,不仅是新高考的数据参照,也预示着新高考的命题方向。

通过对八省联考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握新高考的命题方向和考察重点。联考试卷结构参考现在的新课标新高考卷,因此,通过分析联考试卷,我们可以了解新高考的题型难度、试卷结构和考试流程。这对于考生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实战演练机会,也是熟悉新高考模式的重要途径。

第四大动向:题型改革

题型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要方面。

2025年高考题型改革着重以下几个内容:

1.语文可能在阅读题型上更加注重对深度理解与批判性思维的考查,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文意概括;

2.数学或许会增加更多与实际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的应用题型,要求学生具备更强的建模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3.英语则可能在听力、口语与书面表达的融合题型上有所创新,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

同时,学科难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那么,问题来了,2025高考会是“大年”吗?难度大吗?

这些天,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在说高考大年小年的事儿。

所谓大年,就是这年高考的难度比较大,所谓小年,就是这年高考的难度比较小,考生都盼望小年,小年,学生上岸的概率会大。当然不希望是大年,大年高考分数水涨船高,考生就不好把握了。

高考大年小年一般都是交替进行,如果上一年是“小年”,那么下一年高考就是“大年”。

不过从2021年开始,高考人数直线上升,每年都比上一年多出几十万上百万,大小年不准确了,似乎近几年每年都是大年,2025年更是不例外。

有句话叫“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如果难,大家都难,如果容易,大家都容易,难易在一定程度上是公平的,只做准备,莫要担忧。

还有一句话叫“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这就是俗语说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祝愿高考生都能够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心想事成!

#一起知识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