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北京市公安局警察训练总队)成立于1984年1月12日,其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4月的北平市人民政府公安学校,历经北京市人民公安学校、北京市公安学校、北京市人民警察学校、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等几个重要历史时期。1984年12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为警院题写了“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校名。学院直属北京市公安局领导,是一个集学历教育和民警在职训练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训练基地,担负着为首都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公安人才的任务,被誉为首都警官的摇篮和铸造警魂的熔炉。
1997年,北京市教委批准学院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招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生,招生指标正式列入普通高校招生计划。2004年,学院正式筹建本科院校,招收本科学生。2005年12月,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全票通过学院改建为普通本科院校。2007年,学院暂停招收学历学生,以在职民警培训为主。2008年2月,挂牌成立北京市公安局警察训练总队。2012年,经北京市教委同意,学院恢复学历本专科教育。学院以“坚定、勤奋、求实、严明”为校训,按照公安部构建公安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发展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的思路,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实战,立足首都优势,强调时代特征,突出公安特色,努力培养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基础扎实、体魄强健、专业知识宽、警察技能强的公安高等专门人才。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开展了学历、在职民警培训、党校、函授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共为首都公安事业培养了10万多公安专门人才。众多学子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人物、英雄模范,有三名学子因公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有8名学子获得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称号,有84名学子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学子中涌现出的一批批业务骨干,成为今日首都公安的领军人物和中流砥柱。
建院以来,学院教师撰写学术专著30余部,担任主编或副主编的教材120余本、工具书以及其他专业书籍70余本,完成局级以上科研项目40多项,学院科研学术活动的数量和层次不断提升。一批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公安部统编教材等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由我院教师主编的教材曾在公安部组织的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同时,学院发挥人才智力、信息资源优势,主动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服务合作,有力支持和有机融入了市局有关业务工作。在抓好教学培训工作的同时,学院采取多种形式,鼓励支持教师学习深造,1996年以来,先后选派104人次教师出国(境)培训学习,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学院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虎峪风景区内,占地面积1192亩,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拥有一流的先进教研设备,可实现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及远程教学。DNA检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侦查语言识别、痕迹比对、刑事照相、心理测试、计算机犯罪侦查等实验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可直接应用于教学、科研和公安一线办案。校内建有智能化的教研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技能训练馆、体能训练馆、游泳馆、大礼堂、田径场以及警务技能战术训练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