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并浪潮中,山西的高校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合并与重组,这是很罕见的。
虽然太原理工大学凭借强劲的特色优势跻身了211工程,但学科还是偏重于理工科,人文社科与医学领域涉足太少,很难转型为综合性大学。
山西大学的运气好一些,错失211工程后,山西大学痛定思痛,将目光投向了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完成了合并。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太原电专成为了山西最幸运的高校,合并十年后,随同山西大学一同跻身双一流,完成了华丽转身!
实力不俗的'太原电专”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于1955年建校,原隶属于电力工业部,是电力部所属四所电力专科之一(北京、太原、南京、沈阳),2000年由国家电力公司划归山西省政府管理。虽然太原电专后来被山西大学合并了,该校最早可是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的,1981-1991年,该校与太原工业大学(今太原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太原工业大学电力分校。
2000年至2014年与山西大学合作举办山西大学工程学院。
也许是太原电专的实力有限,太原理工大学并没有先下手,反而让山西大学占了先手,2014年,为了弥补山西大学在工学领域的不足(太原理工原本是山西大学的工学院),山西省促成了山西大学与太原电专的合并。
合并后,太原电专所在校区改为大东关校区,得益于太原电专的强势助力,山西大学的电力、化工、环保、建筑、信息等学科由此得到补充与重建,极大地提高了综合实力的进步。
假如不合并,“太原电力大学”能成立吗?假如太原电专没有被山西大学合并,独立发展至今,会是怎样的境况?能否像上海电力专科学校一样,先升级为电力学院,后升级为电力大学?
凭借太原电专的底蕴,即便独立发展,今天也早已升格为本科高校了,这是没有问题的,你看,太原电专之前与太原理工和山西大学的联合办学,就是在开办本科教育嘛,说明该校的师资力量还是不错的。
至于能不能独立更名为“太原电力大学”这就不好说了。
考虑到山西高校并不多,太原电专确实有可能完成更名,但要凑够足够的硕士点去更名,恐怕是来不及的,随着该校与山西大学合并,“太原电力大学”最终还是胎死腹中了。
山西大学是不是太原电专的最好归宿?对于太原电专而言,被山西大学合并就是最好的归宿:
其一,山西大学的工科实力过于薄弱,太原电专对于山西大学来说是雪中送炭!山西大学很珍惜,而且专门设立一个校区来发展。
其二,独立发展的话,太原电专的发展速度应该不会比上海电专快,上海电专占据区位优势,预算也更多,即便如此,上海电专也是2006年才拿下硕士点,2018年才拿下博士点并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太原电专不会更快。
其三,被合并后,太原电专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升格为本科,拿到了硕士点,现有在校生3700余人,其中硕士生255人。拥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和土木工程三个专硕点。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是山西大学办学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已成为山西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保留了相对独立的办学建制,已成为山西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依托。
所以说,山西大学与太原电专的合并是相当成功的,可以说是双赢的结局。
您认为太原电专的最好归宿是什么?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