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承德老石油人吗?这是指承德老石油专科学校的人和承德石油机械厂的人的共称。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老校区位于环城南路和南园路之间,学校大门在桃李街南口桥的南侧,最早和石油机械厂共走一个路口,到1994年以后才分开的。

老校区,西侧是石油家属院,北与承德老师专南院隔河相望;学校南侧是石油机械厂,现在改名叫承德江钻石油机械公司。目前石油学校老校区,已经变成了承德二中校区。

其实,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与承德原石油机械厂,就如同承德医学院与承德附属学院的关系,是“母子关系”,最早都是从天津搬迁到承德的。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始于1903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兴办最早的高等工业职业院校之一。
学校创始人是周学熙先生,著名工业教育家魏元光、文化名人李叔同都在这所学校教过书。

校训是道艺兼修,敬业乐群。道艺兼修是我国著名的宪法学家和教育家王世杰1937年为该校学生毕业纪念所题,在《汉语大词典》中,道艺是指学问和技能。孔子在《论语》中曰“志于道,据于德”。这里的道为大道,是精神积极地表化,是思想的磨砺,是品德修养的要求。艺在《辞海》中是指才能和技艺,道艺兼修可引申为思想品德养成和知识能力培育并举之意。
敬业乐群为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1937年为该校学生纪念所题。源出《礼记 学记》,敬业是指专心学业,乐群是指乐于让朋友相互切磋,学生专心学业,教职员工潜心教育事业,弘扬合作、团队之精神,行团结求实之风尚。
学校1952年开始主要面向石油工业服务,还开设有工厂,1958年迁至河北省承德市。


历史总是有分有合,但是那些历史建筑总是会保留下来。在历史悠久的承德石油髙等专科学 校,有一公认的校宝,这就是一件珍贵的文物一一 北洋铜钟。

这是历史久远、表现工科高校实习文化的钟,堪称中国髙校校办工厂第一钟,钟不大,但很漂亮,西洋风格,尤其是上边有 繁体汉字——“北洋银元局铸” “实习工厂”。这 口钟,铸于清晚期的1905年,北洋银元局就是官方 的造币厂,银元局的总办不是别人,就是石油学校首任总办 (校长)周学熙,为学校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实习工厂,组织打造了这口钟。它经历过抗战的枪林弹雨、经过了WG的十年浩劫,安静 的被人搬来搬去、或遗弃于某个角落,最终毫发无损地留存了下来。
为了让校友们每天都能看到她, 2003年,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在老校区工程技术训练中心大楼旁设立了这口北洋 钟的复制品雕塑。雕塑也是用和这口钟一样的材料铸造而成的,但大了很多,达 1.5吨,安放在承德产绿色花岗岩基座 上 ,基座上雕着几个大字一一 “百年学 府、世纪金声”。

2008年,她又被安移到了承德石油高 等专科学校新校园,静静地伫立在“学熙教学楼”前北洋广场的草坪中央,和学子们一起品味着并一起延续着这所百年老校、乃至中国髙校实习工厂绵长而厚重的历史。
如今,校办石油机械厂早已经物是人非,几经更替,变换名称,如今是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德江钻分公司。

公司的老食堂,还一如既往地挂着“食堂”的牌子,应该是承包出去了,但是还在对外营业。

许多老石油人到现在还一直怀念承德石油老校区,怀念承德石油机械厂,怀念那些楼前的树木,怀念食堂二楼的炒饼,三楼的拉面。
那时候,有学生喜欢晚上去老食堂二楼喝杯奶茶,喜欢在夏夜在操场上疯闹,喜欢逛那满是吃不完美味的小街,喜欢跑到图书馆看小说,喜欢和同学、恋人或是老乡在后门的河边的瞎溜达。
天气好的时候,学习们还去市区逛街,没事的时候也偶尔逛逛皇家园林避暑山庄。

怀念那些可爱的老师,老师们,有的严谨,有的开放,有的让学子们怕,有的老师让学生感到帅气,有的老师温和、平易近人,以至于学生经常逃课。
当时总在想,啊 ,三年好慢,什么时候才能毕业,现在想起恍若是昨天。
在石油机械厂实习时,能够看到那些红色调的建筑,那些高大的树木,那些长长的铁板,那些各种机械工具。

往事如烟,不堪回首,一别多年,新校园、老校园,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些老校园、老工厂里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与厂房,广场与食堂,门口与校园的角角落落。

如今,不进厂区,站在原厂的边缘地带一路跟拍,仍旧能够感受到这座石油机械厂昔日的辉煌与难忘的昨天。

那些老石油们有时到承德聚会,有时到天津聚会,总是解不开石油学校与石油工厂的缘分与热爱。
本文由作者紫塞名篇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