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上海政法大学是几本?性价比如何?
首先,目前来说,没有一所高校,叫做上海政法大学。
个人猜测,可能要问的学校,要么是华东政法大学,要么是上海政法学院。
说起来很简单,但几乎每年,都有考生犯下这样的低级失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今年山东、江苏的录取情况,都出现了620多分,被独立学院录取的现象。
个人非常肯定:620以上的成绩,录取个民办性质的独立学院,只能是把它误认为是本校了。

回到问题,如果问的是华东政法大学,那么,无需多说,它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一本院校。
华东政法大学尽管说没有211、双一流之类的头衔,但怎么说也是曾经的“五院四系”之一,全国知名的政法类高校,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这样的一所高校,在“一本”严重注水的今天,还在疑惑它是一本、二本,简直有点搞笑甚至悲哀了。
然后来说上海政法学院,学院简称上政,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以及其后的上海法律专科学校,2004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上海大学法学院基础上,成为独立设置的上海市属普通高等院校。
尽管说,和同处上海的华东政法大学相比,上海政法学院的综合实力要差很多,但在上海市大力支持之下,依然发展成为了一所校园面积1000余亩,拥有40余个本科专业(方向),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的政法类知名高等学府。
加上大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以2023年为例,学校在全国绝大部分招生省份,其录取批次,都在本科一批(传统高考省份),在高考改革及新高考省份,合并本科批,学校的录取成绩,也要超过所在省份的特殊类型录取分数线。
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上海政法学院,同样属于通常我们所说的一本院校。

关于一本、二本的问题,很多家长和考生比较关注,也会反复的来问。
这里跟朋友们强调三点:1、本质上来讲,并没有啥一本、二本的区别。通常我们所说的一本、二本、三本,指的是它的招生批次。某高校大部分专业,在本科一批招生,就把它称作是一本院校;同理,在本科二批招生为主的话,就称作是二本院校;此前年份,民办本科、独立学院,几乎都在本科三批招生,所以通常称它们为三本。
但是,随着高考改革的实施,合并本科批次,原来的“三本”,也就是本科三批,已经不复存在;而高考改革及新高考省份,只有一个本科批,连一本、二本,也不再区分了。
2、近些年,一些高考大省,出于录取数据好看或者是支持本省高校发展的目的,把一些本不具备一本招生实力的院校、专业,拔苗助长一般的放在本科一批招生。这种现象的大面积出现,使得传统的“一本、二本”,实际上是失去了它的评价标准。这个,也就是近些年大家所说的一本注水或者一本含金量大跌。
3、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去纠结一本、二本。特别是压线考生,如果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一本”,往往最终的结果会发现:我上当了!
以2023年部分传统高考省份的志愿填报批次为例:一个硕士点没有的高校,是一本;一大堆博士点的高校,是二本。
那么,问题来了:哪所高校的实力更强?

总结一下:无论是华东政法大学,还是上海政法学院,都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一本!
但你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千万不能出现类似“上海政法大学”的低级错误!
话再说回来:按照国内高校热衷改名的“优良传统”,个人深信,在未来某一年,现在的上海政法学院,将会改名为上海政法大学!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理性探讨,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