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龚老师,定期为你发布教育分析文章,欢迎点击右上方蓝字体“关注”,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致谢!)
大家知道,我国在2017年开始就实施了重点大学“双一流”建设工程,即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目前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95所,合计进入“双一流”高校共137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465个。
而就在本月初(4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又联合发布了一份文件《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简称“双高计划”。
4月9日,教育部网站又发布了《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通知决定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提出: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从重点大学“双一流建设”,到“双高计划”,再到“双万计划”,教育部推出的高校建设计划可谓好戏连台,而且酷爱“双”字,所谓好事成双嘛。
有网友就开始质疑了,一双一双又一双,为什么非要成双成对呢?教育部这是在玩数字游戏吗?
网友的主要质疑点在于“双万”计划,有网友问:难道9999不行吗,如果质量不行,凑够了10000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这些专业质量都起来了,10001有什么不好呢?
网友的质疑似乎有点钻牛角尖。但是网友的意思是明白的,就是希望教育部不是只搞数字游戏,而是要真正的把高校专业质量抓起来。殷切希望多多务实不要务虚。
其实小编的看法不一样,双一流、双高、双万计划,仔细研究一下,三个计划的实用层次和对象是不相同的,这是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布局需要
双一流,主要是针对国内的重点高校,建设世界级的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这个计划就比较高大上了,没有几所学校能够玩的起;双高计划是针对职业院校的,其实就是高职版的双一流。
而双万计划则是针对所有的本科院校,其侧重点不在于高校和学科建设,而是延伸至每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的一些特色专业。这其实比双一流更接地气。许多原来的二本三本院校,只要是有实力有特色专业都可以入选。现在普通院校也能够玩得起,把自己的特色专业建设好,一样可以出名,而广大高三考生(尤其是高考分数不占优的)也多了一个选择,这难道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吗?
不知你是怎么理解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高见。
(声明:本公众号所发文章均为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加关注,求粉,点赞,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