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州大学王牌专业

(一)国家级特色专业

苏州大学拥有七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分别为汉语言文学、纺织工程、档案学、物理学、软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放射医学

(二)江苏省级特色专业

有8个江苏省级特色专业,即会计学、生物技术、通信工程、放射医学护理学、行政管理、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三)省重点、培育专业

共16个,包含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放射医学、数学类、英语、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纺织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艺术设计、化学、机械工程。

(四)从学科评估(第四轮)来看

- A -(软件工程、设计学):这两个专业在学科评估中表现优秀,处于较高水平。

- B+(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药学):这些专业也具有很强的实力。

- B(政治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商管理):在各自领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 B -(哲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临床医学、美术学)。

- C+(心理学、中国史、风景园林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

- C(社会学、生物学、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C -(电子科学与技术、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

(五)双一流建设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双一流建设学科。

(六)在专业排名中的表现

- 纺织工程(全国第2名):在全国排名靠前,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

- 纳米材料与技术(全国第1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 服装与服饰设计(全国第1名):在全国排名第一。

- 药学(全国第13名):专业排名较前。

- 物理学(全国第16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 通信工程(全国第17名):排名较前的专业

- 软件工程(全国第18名):表现优秀。

- 化学(全国第19名):在全国化学专业中有一定地位。

- 历史学(全国第20名):具备较强的专业实力。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国第27名):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竞争力。

二、就业情况

(一)总体就业情况(以2018年为例)

- 2018年苏州大学毕业生总数为9745人,年终总就业率93.32%。其中研究生(含博士生)就业率为94.82%,本科生就业率为92.65%,升学出国率为31.61%。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毕业生对学校所做就业指导工作感到满意,在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等第。

(二)各王牌专业就业情况推测

- 纺织工程:苏州大学的纺织工程专业有国内领先的教学和科研团队。毕业生在纺织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就业方向可面向纺织企业、服装设计公司等相关行业。

- 软件工程:该专业在学科评估中表现为A -,且在全国排名第18名。由于软件工程行业需求大,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互联网企业、软件研发公司等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工作。

- 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可从事教育、文化传播、编辑出版等工作,如在学校任教、在出版社当编辑或者在文化公司做文案策划等。凭借苏州大学的声誉和专业教学质量,在就业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 放射医学:可在医院放射科、肿瘤防治中心等医疗机构,或者从事放射医学相关的研究工作。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对放射医学专业人才有持续的需求。

- 物理学: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较为广泛,可在科研机构从事物理研究,也可在教育领域当物理教师,或者在企业从事与物理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由于苏州大学物理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16名,具备较强的实力,有助于学生就业。

- 档案学:毕业生可在档案馆、图书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等从事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工作。该专业在苏州大学属于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优势有助于就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方向包括在教育机构担任数学教师、在金融机构从事数据挖掘与分析、在科研单位进行数学研究等。在大数据时代,数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苏州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也有较多的就业机会。

- 材料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可在材料研发企业、电子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等,从事材料研发、材料测试、材料工艺等工作。作为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学资源、科研平台等方面有更多的支持,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