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同,热门的行业所带动的热门专业也有变化,可师范始终是一个热度很高的报考选择,可见老师这个铁饭碗行业始终如一的稳定。
学生对师范专业的报考热情也导致这类专业的分数线也水涨船高,从前师范专业多半是二本生的选择,现在没有一本的成绩想选个差不多的师范院校几乎很难,更别提211名校,今年华中师范大学在天津的部分专业录取分数高达692,这个分数甚至仅比清华低13分,可见师范专业又多抢手了。

学生们选择师范专业,都是因为看好教师这个职业,稳定且体面,尤其是女生获得这个职业后,就连在婚恋方面都加分不少,但不少学生把当老师这件事想的太简单,忽略了考编的难度。

要想成为有编制的稳定老师,考编是必须经历的步骤,除了专业知识的考试难度,竞争人数多也是一个原因,不少师范生毕业后二战三战都没有上岸,甚至有些师范生毕业后就结婚怀孕了,还在尝试考编。

好不容易考上编制,本以为生活就此稳定了,可一位师范生晒出的上岸后第一个越工资,则让人大跌眼镜。
这位师范生毕业后就开始筹备考编,各种复习努力,和几百人一起竞争终于成功上岸获得了编制,第一个越开工资兴奋的跟家长分享,结果却让家长心碎,扣除各种保险等费用后,孩子的第一个月工资竟然只有1800多。

这位家长越想越不是滋味,考上教师编虽说是图稳定,但是孩子付出那么多,最后每月就这点收入,着实太少了,有人说这应该是个例吧?别着急,还有一位考编上岸的师范生晒出了工资条,同样扣除各项费用后,到手工资2853块。
不到3000块的工资,比一般的大学生文员还少,本来诱人的铁饭碗瞬间就不香了,甚至不少网友还质疑其真实性,认为是骗人的。

其实教师虽然是体制内员工,但是待遇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我们身边有月入过万的老师,但是其他地方也有老师收入真的不多,这是和很多因素有关的。
首先是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水平,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在螺丝厂打工,深圳给的工资和四线城市给的工资能一样吗?所以老师的工资也会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上海,深圳这样的发达城市教师工资能达到7000以上,而三四线城市的教师工资可能才三四千左右。

其次是老师的教学时长,教师的收入是根据很多标准得来的,比如说工龄,职称等等,这是体制内员工的共同点,能力再强工作时间不够也无法晋升,待遇也没办法提高,很多老师刚上岸入编,还处于实习阶段,没有工龄没有职称,收入当然就少,无需着急,一点点积累经验,提升教学能力,收入也会提高。

最后和学校的实力也有关系,学生考大学的时候都知道奔着985这样的名校使劲,因为其师资力量好,科研实力强,而支撑这些的前提都是财政拨款,越是好的学校办学经费就越充足,所以好的学校给老师的待遇也很高,像深圳一些知名中学,甚至开出年薪30万左右去挖名校毕业生,在这样的学校里工作的教师收入自然就高。

所以对于教师工资这件事,劝想考师范的学生不要盲目乐观,如果自身能力不足,或许都考不上编制,更别提高工资了,要想走上教师岗位,首先得热爱且认可教育事业才行,只想着工资问题可能迟早要失望,也教不好祖国的下一代。

报考师范的学生增多,让一些真正想投身教育事业的学生就业道路坎坷,如果学生不计较待遇,一心想从事教育工作的话,其实也有三条路可走。
其一就是报考公费师范生或者参加优师计划,这两种都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入学能享受免学费和住宿费的待遇,毕业后还给分配有编制的岗位,免去考编的苦恼,但有六年的服务期,且具体在哪所学校任教通常是不可选的。

第二个就是临近毕业时报考三支一扶,去当支教老师,我国各地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教育事业急需大学生去志愿,虽然支教老师面临的环境不佳,但非常有意义,而且有基层工作经验对日后大学生的发展也有好处。

第三个就是特岗教师了,特岗教师的工作地点虽然比较偏僻,但为了鼓励大学生去中西部教学,官方会给予特岗教师补贴,各种福利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之后大学生再参与教师编考试还能享受初试加分的政策。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