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它是属于工科大类的,而且算是比较冷门的专业,不是每个工科学校,都能开设这个专业的。
那么,张雪峰老师,为什么会推荐这个专业呢?

一种观点认为“
bme专业,本科招的人非常非常之少,同样的工科学校,可能招生人数只是cs和ee的零头。
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优势是考研很容易考上,因为一届研究生招生比本科生招生多很多。
劣势是就业市场上很少有人会认·····。
大企业医工交叉项目的负责人,甚至各大bme学院自己的教授,都鲜有学bme出身的,年纪越大越是如此。
我们学院的教授不少有“不爱收本专业本科学生读研”的历史,但后来他们发现其他学校对口专业的生源也不咋地,因为真的很少会有原专业学得很好的本科生会专门跨考bme。
因为他们掌控了话语权,很可能以一句“我们不要学生物的”就给你pass掉了。
很多不了解的人还很傲慢,认为你的核心技能就是背背背,生物医学背景知识一文不值,不如现查现学......
我不想再受这样的气,所以研究生转cs去了。挺摸不着头脑的。
作为张雪峰老师的迷弟,也是bme的本科生,听他经常推荐bme感觉有些惶恐。
bme作为交叉学科,其深造方向和就业去向在不同的院校其实相差千差万别。比如川大偏生物材料,北航偏生物力学,华科&浙大偏医学电子和仪器,上交偏医学影像,电科偏软件······
本科生的课程虽然差异不算太大,但考虑相当一部分人倾向在本校本院继续深造,读研之后的去向其实千差万别。
说到就业去向,工科院校去医工交叉企业比较多,医学院校就业会有去医院的,比如去影像科设备科,甚至检验科病理科做技师。也有偏医学物理学/核医学的去做放疗物理师。
其他的也有去搞金融投资,做药代,或者做中学老师^的。
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个单独的专业,它太杂了,学的不精。
就像专业目录,生物医学工程大类下只有生物医学工程这一个专业,恰恰说明其知识体系之庞大,涵盖面广,本科的专业课对任何方向的深造和生产技能都是浅尝辄止。
想要成为合格的生物医学工程师,需要补很多实践技能,这是我和很多同学们的共同体会。
不过如果真正领悟了张老师的精髓,我觉得学bme还是大有可为的。
但总体来说,我觉得学习bme之后,我的视野变得开阔了,路子也走宽了(也变得更能吹牛了)。
补充一下,如果你对“生化环材是天坑”深信不疑且对生物毫无兴趣,就不要因为某些概念和某些大饼选bme。
因为无论再怎么转,还是很难摆脱“生物医学”相关行业的,转金融是做生物医学的行研,转码很多也是做生信的分析,做医学仪器和影像确实跟生物关系没那么大,但发文章你还是得会从生物医学问题出发讲故事……
”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首先,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分电子类,信息类(图像处理),生物材料类等。
本科学的,主打一个杂,所有都学,所有都不算精,用我导的话来说,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生物不行;医学,医学不懂;工程,工程又做的一般。
优势是,方向广,可以往各个方向转。缺点是都不是很精通,就比如电子仪器类不如自动化,但也可以做,信息类可以转码,但不如纯计算机类材料,也是。
第二,就业:
如果在纯工科院校学习生物医学工程,那么进医疗器械公司比较多,本科大多做销售,硕士以上可做研发,整体待遇属于不上不下。国内大的医疗器械,迈瑞,
2,联影等也是比较青睐这个专业。如果在医学院校,大多还是偏向进医院(本人即是),现在大城市大三甲也是要硕士及以上了。医院的放疗科物理师,技师,设备科,信息科,各个科的科研助理等,总体就业还是较广,但是收入在医院也是不如临床,属于不上不下的那种。
我就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其实医学院校的这个专业大部分都是调剂过去的,哈哈,能报临床都去临床了(本人就是调剂)。
至于我后不后悔来这个专业,那肯定还是后悔的,没去临床还是有点遗憾,,但至少这专业让我吃饱饭啦。
”
你们觉得生物医学工程,值得推荐吗?
未来的就业前景,值得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