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商学院实力如何icon
###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层次
山东工商学院始建于1985年12月,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是一所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学校。1998年9月,学院由原煤炭部管理改为中央与山东省共建,以山东省管理为主,2003年2月正式更名为山东工商学院。学校以本科教育为核心,同时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办学层次体系。
### 二、学科建设
山东工商学院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同时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所综合性较强的学府。学校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会计、工程(电子通信与工程领域)、金融、应用统计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显示出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的全面性和深入性。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这两个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进一步彰显了学校在特定领域的优势地位。
### 三、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衡量一所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山东工商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总数达到了1175人(数据截至2024年7月),其中专任教师占比高,且不乏高水平人才。在教师群体中,教授和副教授数量可观,分别达到了113人和236人,他们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水平均处于行业前沿。此外,学校还拥有一批具有海外留学或科研经历的教师,他们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有多位教师获得了国家和省级的崇高认可,如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等,这些荣誉的获得进一步证明了学校师资力量的雄厚。
### 四、科研实力
科研实力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山东工商学院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领域表现突出。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公布了首批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实验室名单,山东工商学院凭借其卓越的科研实力和创新精神,与山东财经大学等优秀单位共同申报的“数据价值理论与产业实践创新实验室”成功获批,成为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实验室之一。这一荣誉的获得不仅体现了学校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科研实力得到了省级部门的高度认可,也为学校未来的科研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 五、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山东工商学院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拥有一批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同时,学校还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