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报考北京工业大学,却听闻它不受北京本地人认可?这到底是不是真的?今天咱就来揭开这层面纱,看看北京工业大学在北京的社会认可度究竟如何。

一、北工大学生眼中的母校

一位 2003 年非典时期参加北京高考的北工大本科毕业生分享了他的经历。那年他超一本线 40 多分考入北工大,排名大概在 5000 - 6000 名。去年他家亲戚孩子想报北工大,分数比他当年高近 100 分,排名却差不多。

北工大生源主要来自高考成绩排名 11 - 30 的高中生,少量来自前 10 和其他高中生。与北京理工类前 Top7 相比,北工大教育科研水平和生源稍逊一筹。不过,像地质、农大、林业这几所大学,虽录取分数线与北工大相近甚至略高,但北京本地生源报考少,专业热度也不如北工大。

北工大北京生源占比高,爱玩的孩子多,学习氛围相对弱些。地理位置上,独霸北京东南一隅,校址规模扩建难度小。当年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与控制这三个学院分数要求高,超一本线几十分。如今想上相关专业,仍需超一本线大几十分。化学和材料方向分数不高,但性价比高。

就业方面,虽比不过北京 Top7 高校同专业,但优势显著。因北京生源多,就业无需户口指标,本科生在北京就业范围广,央企、国企、民企、外企都有机会。随着北京户口指标逐年递减,这一优势愈发凸显。

二、分数线背后:北工大真的好考吗?

论坛上有家长认为自家海淀某区重、成绩一般的孩子,努力一下能冲北工大,觉得北工大是保底校。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 2022 年北工大各专业在京高考录取分来看,最高录取分 633 分(全市排名 4511 名),最低录取专业也要 580 分,算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最低 578 分(全市排名 12007 名)。全市前 12000 名差不多占北京考生前 25%,若想上好专业,得前 15%,加上中考分流,妥妥同龄人前 10%。所以,北工大可不是随便能保底的,它更像是能上外地 985 和较好 211,但又不愿去外地的北京孩子的保底学校。

以前高考录取模式改革前,北工大会拿出指标给报北清的学生保底,才让人有北工大是兜底校的误解。现在北京高考严重内卷,形势已变。

三、政策倾斜下的实力与印象反差

北工大是北京唯一市属 211,政策倾斜大,学校硬件设备在北京高校中排名靠前。北京 211 录取率高,很大程度是北工大录取人数多拉动的。2021 年北京 45238 人参加高考,211(含 985)录取 6865 人,北工大就录取 1801 人,远超其他 211。这导致北工大在北京 26 所 211 里录取分数线靠后,给北京居民造成好考的印象。

但实际上,北工大学科水平不低。2017 年学科评估,1 个 A,1 个 A−,7 个 B+,4 个 B,5 个 B− ,对比郑州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实力可见一斑,只是对比综合大学时体量吃亏。

对于京外考生,北工大分数虚高,和东北大学、西农、湖南大学等分数相近。在省外,它是中游 211 学历;在北京工作,多数 hr 也认可其学校实力,只是北京考生多影响了其在北京人民心中的印象。

四、北工大的隐藏优势

北工大还有一些隐藏优势。早期高考报名不合理,第一志愿有用,常出现 “报清北掉到北工大” 的情况,所以学校出过不少高端人才。如果未来留在北京工作,特别是央国企、事业单位方向,身边会有不少工大校友。而且北工大核心专业保研较宽松,混学历性价比高,考研、保外研、出国风气也不错。

一位北工大毕业目前在三中一华某家工作的校友表示,北工大虽不算顶级学校,但去哪里面试都够。在北京,北工大信息学部学生去大厂互联网、国企央企、头部券商等面程序员,简历关都能过,且校友众多。

综上,北京工业大学在北京的社会认可度并非如传言般低,它有自身独特优势,在就业、学科实力等方面表现亮眼,只是因一些历史和招生因素,给人留下了不同印象。对于想报考的同学来说,全面了解后,就能做出更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