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学弟学妹们,是不是常常对自己的学校充满好奇,却又被网上各种评价搞得晕头转向?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北京工业大学,给各位迷茫的同学指指路!

我是北工大大一交通运输专业的新生,刚入学那会,我跟大家一样,在网上查了好多关于北工大的评价,说法那叫一个五花八门,有人说它是 “四大染缸” 之一,也有人说它实力强劲,搞得我特别迷茫,这学校到底咋样呢?

一、专业实力剖析

北工大设有自己的一流学科群 —— 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其中土木工程是龙头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为核心学科,先进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则是支撑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还是市高精尖学科呢。

就拿环境专业来说,那可是相当厉害!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排 A - ,已经进入 A 类,比复旦、厦大、山大、川大等都要高一个等级。而且在第五次学科评估中又进了一阶,虽没到 A + ,但仅是 A 就把一些 985 学校甩在身后了,同处 A 列的还有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

从环境专业学科评估 A 类学校来看,大部分都是 985 院校,仅有两所 211 和一所双非,这两所 211 就是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北科还是从 B + 升上来的呢,可见北工在环境专业上的实力不容小觑。

要是从考研角度,很多人会把北工和北科作对比,北工实力稍强,考研性价比也更高。

二、录取性价比探讨

对于高考阶段的外地考生来说,北工大的性价比确实不算高。因为以同等分数,你能上其他部署优秀的 211 ,甚至 985 。

现在北京实行先高考后报志愿 + 平行志愿,以前那种清北人航复交差几分就去北工大,或者摸底考试能擦到中流 985 边,却为求稳降分来北工大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

2020 年起,北京考生要是分数只能上北工大,那基本就是这个水平了。但话说回来,北工大这些年实力一直在进步,这可是业界公认的。

有人说北工大是 “四大染缸” 之一,还有说它在北京垫底,咱可别被这些言论误导了。大家搜搜北京所有 211 大学的录取线和学科评估质量,就知道北工大绝不是垫底的,顶多算是北京中下流 211 。要是能考上清华北大、北航人大、央财北邮、对外经贸这些大学,自然不会考虑北工大。但除去 985 ,两电一邮、两财一贸、北交北科等老牌行业性学校,剩下非 985 的 211 里,能稳稳超过北工大的,其实也没几个。

说北工大是 “四大染缸”,这版本可多了,有的还把央财、传媒、首经贸等也列进去,这不是瞎扯嘛!给央视培养那么多主持人的中国传媒大学能不行?要是北工大、中传都不行,那全国不如它们的学校难道都是技校?

再看看录取线,18 年北工大比地大低 1 分,19 年比地大高 1 分,可北工大在京招生数量是地大的好多倍呢。北工大中高分段在 620、630 以上,最高分 640 左右,而地大最高分连 630 都不到。在外省录取分,地大比北工大低 10 - 20 分。咱们得认清现实,老牌高校看到北工大崛起,心态难免有点失衡。不过地矿油底蕴还在,也都是好学校。

三、生源与就业情况

说到生源,我高考改革前就在北工大计算机学院了,周围同学分数段跨度很大,从西电、成电、北交北科,到兰大、西北农林、川大、吉大、东北大学,甚至还有清北复交差几分的。当时不仅我们学院,和其他学院同学聊下来,很多专业第一第二都是北京本地学生,所以北工大北京生源里厉害的人也不少。

从就业质量来看,北工大进入国企和党政机关的毕业生人数比例相当可观,大多集中在巨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而且北工大在北京地区人脉资源丰富,超过百分之 80 的毕业生留京工作,这对个人在企业后续发展很有帮助。

四、学科建设对比

从学科建设上看,北工大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表现,显著优于北林北化。北林北化的 A 类专业和 B 类专业多为冷门或天坑,数量也远不及北工。北工的 A 类专业虽也有天坑,但 B 类热门专业不少,集中在信息类工科和数学。不过,北工学科实力略低于北科,也低于北交。

总的来说,在北京 211 高校中,北工大处于中流或偏下一点位置,在全国范围属于中流偏上。招生质量上,北工大部分强势专业高于北邮北交一些冷门专业,但相同专业整体有 20 - 30 分差距;和北外北科中传分差更小;和北林北化相比,最低投档线略高,高分考生表现不输甚至超出。外省招生分数略低于北交北科,比北林北化普遍高几十分。

这就是真实的北京工业大学,希望能给各位对北工大充满好奇的同学一些参考,让大家对自己的学校有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