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5年高考生而言,山东理工大学历年来的录取数据非常有参考价值。比如,山东理工大学2024年在山东的分数线为475分、2023年为495分、2022年为439分。倘若2025年山东考生的成绩超过了三年最高值,即495分,那么被山东理工大学成功录取的概率便会非常高。

下文为大家整理汇总了山东理工大学2022、2023、2024年在全国各省市区文科、理科、物理类、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供大家查询。

一、山东理工大学历年录取分数线查询

1、新高考院校专业组省份

山东理工大学2024年在北京01组的最低分为517分,2023年的最低分为510分,2022年的最低分为484分。

山东理工大学在天津02组,2024年的录取分数线为553分。

山东理工大学在黑龙江物理类第004组,2024年最低分为472。

山东理工大学在上海01组,近三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分别为447、455、445分。

下方为大家整理汇总了山东理工大学近三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汇总在一个表格里,方便大家对比查询。

高考
省份
科目专业组2024
分数
2023
分数
2022
分数
北京01组517510484
天津02组553
天津03组534
天津01组565
黑龙江物理第004组472
黑龙江物理第003组492
黑龙江物理第002组522
黑龙江历史第001组496
上海01组447455445
江苏物理02组549550533
江苏物理03组543544525
江苏历史01组545539524
安徽物理002组531
安徽物理001组532
安徽历史001组518
福建物理专业组:500544507502
江西物理第501组524
江西物理第502组520
江西历史第101组543
湖北物理第02组557
湖北物理第03组538544516
湖北物理第04组527534507
湖北物理第06组529541511
湖北物理第05组544523498
湖北物理第07组534
湖北历史第01组536522524
湖南物理第109组504
湖南物理第105组531524
湖南物理第107组536520
湖南物理第106组525519
湖南物理第108组513
湖南历史第104组533
湖南历史第103组548519
广东物理202组533548544
广东物理203组532537533
广东物理201组536
广西物理101组495
广西物理102组494
广西物理103组492
广西历史104组507
海南专业组02538593588
海南专业组01612608591
甘肃物理001组(国家专项)529
甘肃物理005组504
甘肃物理004组502
甘肃历史003组511

2、非院校专业组省份

河北本科批物理类:山东理工大学2024年分数线为519分、2023年分数线为509分,2022年分数线为500分。

山西第二批本科A类理科:山东理工大学近三年的最低分范围为457分~494分。

内蒙古本科二批理科:山东理工大学2024年分数线为429分、2023年分数线为398分,2022年分数线为389分。

高考
省份
批次科目2024
分数
2023
分数
2022
分数
河北本科批物理519509500
河北本科批历史556541540
山西第二批本科A类理科494457469
山西第二批本科A类文科502462489
内蒙古本科二批理科429398389
内蒙古本科二批理科429398389
内蒙古本科二批文科447466438
内蒙古本科二批文科447466438
辽宁本科批物理486490504
辽宁本科批历史517512533
浙江二段488
浙江二段488
山东一段475495487
河南本科一批理科543538521
河南本科一批文科532554536
重庆本科批物理511480489
重庆本科批历史519502523
四川本科二批理科494513503
四川本科二批理科494513503
四川本科二批文科509531537
贵州本科批物理467
云南二本理科495468447
云南二本理科495468447
陕西本科二批理科465433436
陕西本科二批文科480481481
宁夏第一批本科理科448414422

二、山东理工大学师资力量介绍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精准发展战略,坚持引育并举,着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2815人,专任教师220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44人,有海外院士4人,长江学者、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人。有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泰山学者工程系列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70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4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