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A等级,全国排名第20位,实力仅次于厦门大学;在河南省内排名第1位,排在河南工业大学之上。
一、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以下为新高考网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19所大学上榜。其中,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全国第20名,仅排在厦门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天津大学 | A+(6★) | 天津 |
17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重庆大学 | A+(6★) | 重庆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学 | A(5★) | 北京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A(5★) | 北京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厦门大学 | A(5★) | 福建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郑州大学 | A(5★) | 河南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湖南大学 | A(5★) | 湖南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湘潭大学 | A(5★) | 湖南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东南大学 | A(5★) | 江苏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5★) | 江苏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中国矿业大学 | A(5★) | 江苏 |
2、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河南省,共有3所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郑州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位列河南省内第1名,超越了河南工业大学。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郑州大学 | A(5★) | 郑州市 | 20 |
2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河南工业大学 | B++(4★) | 郑州市 | 45 |
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河南理工大学 | B+(3★) | 焦作市 | 90 |
二、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郑州大学共有97个专业上榜。其中,郑州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了A级评价,档次为中国一流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通信工程、应用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药学 | 郑州大学 | A(5★)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郑州大学 | A(5★) |
物理学 | 郑州大学 | A(5★) |
通信工程 | 郑州大学 | A(5★) |
应用化学 | 郑州大学 | A(5★)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郑州大学 | A(5★)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郑州大学 | A(5★) |
思想政治教育 | 郑州大学 | A(5★) |
世界史 | 郑州大学 | B++(4★) |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 郑州大学 | B++(4★) |
图书馆学 | 郑州大学 | B++(4★) |
三、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郑州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类别为材料类,隶属于郑州大学国际学院。2024年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全国共招生120人,学费为18000元/年。
专业简介: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通过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于2019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所依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A类)、国家“211”重点建设学科和世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序列。专业设有“金属材料与成形”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专业方向,以先进金属材料、特种陶瓷材料和耐火材料为专业特色,培养从事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研究、开发、生产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师资队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共有教职工7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和文明教师5人,博士生导师21人,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4人,形成了一支学历高、年轻化、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 主持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973”和“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省重大公益项目等1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0余项。人才培养与平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创新能力。主要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材料近代研究方法、材料物理性能和材料力学性能等,模块课有先进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陶瓷工艺原理、无机材料科学等。依托的培养平台包括: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成型及模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先进镁合金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河南省优秀创新团队等。本专业通过鼓励本科生参加导师科研团队以及国家级大学生竞赛项目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连续多年在全国金相大赛以及“互联网+” 、“挑战杯”、 “节能减排”等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其中,2019年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以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就业与深造:本专业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训练完备、创新能力强,深受国内外著名高校和大型企业的青睐。超过60%的本科生保送或考取清华,北大,上交大,浙大,北航以及日本东北大学、大阪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读研深造;直接就业的本科生主要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国企央企和其它材料相关企业工作。国家教学名师关绍康教授2019年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金奖2019年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联系人:王剑锋,18736058432,jfwang316@zzu.edu.cn周颖,13663825527,zhouying@z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