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简称 “北邮”,创办于 1955 年,有 68 年办学史,前身是新中国创办的北京邮电学院,为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邮电通信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是中国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摇篮。在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紧跟国家信息通信事业的发展步伐,历经多次改革与创新,目前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公办全国重点大学,主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

二、校史简介

1955年

北京邮电学院成立,标志着中国邮电通信专业教育的正式起步,为中国邮电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960年

北京邮电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邮电通信领域的教育和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1981年

学校成为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邮电通信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

1993年

北京邮电学院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标志着学校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转型。

三、办学条件

截至2024年12月,北京邮电大学拥有海淀校区、昌平校区和沙河校区,占地面积近1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

图书馆纸质藏书总量达200万余册,电子资源总量约1200万册,数据库平台75个,外文电子期刊4.5万种。

学校拥有在职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90%。

学校现有35个教研机构,16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省部级以上科研及实训平台60余个。

四、学术能力

北京邮电大学目前开设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40个、北京市级6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4个,一流专业覆盖率位居全国前列。

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构建了完善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在教育部第五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中,北京邮电大学共有12个学科参评,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学科位居全国前5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蝉联全国第1;另有4个学科位居全国前10位,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领域展现出强劲实力,为学校在信息科技领域的龙头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邮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管、理、文、法、艺等9大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行列。作为全国重点高校,是国内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多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

优势特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特色优势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控制科学与工程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

北京邮电大学在中国大学软科排行榜中位居第35名左右,在信息科技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五、招生就学

北京邮电大学每年设置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少数民族预科班、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普通本科等多元类型的招生计划。近些年来,年招生本科生数量稳定维持在 3000 人左右。

最近 3 年的录取计划中,全国录取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是:

2024 年:最高分 692,最低分 601

2023 年:最高分 688,最低分 593

2022 年:最高分 690,最低分 596

学校坐落于北京核心区域,学生就学成本较为合理,主要费用包含:

学费:一般专业 5500 元 / 年每人;软件工程专业,前两年 5500 元 / 年每人,后两年 16000 元 / 年每人;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8 万元 / 年每人;电信工程及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7 万元 / 年每人;

住宿费:900 - 1500 元 / 年每人。

生活费:约 2000 - 2500 元 / 月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