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11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有2868所,含本科学校1308所、高职(专科)学校1560所;另外还有成人高等学校249所。


根据统计结果来看,全国共有39所985工程大学学,112所211工程大学(不含同名学校),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并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




无论是国家单位,还是民营企业进行招聘,都会对985或者211高校毕业生刮目相看,说明这两类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方面有优势,这是值得报考的主要依据。


985、211高校之所以备受瞩目,首先在于其拥有顶尖的师资力量。这些高校汇聚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学术带头人,他们不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尚的师德师风。在课堂上,他们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科研中,他们带领学生参与前沿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与这些优秀的教师朝夕相处,学生们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风范,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其次,985、211高校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和知识储备;实验室设备先进,配备了一流的科研仪器和实验平台,为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学校还经常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国际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

再者,985、211高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社团组织,参与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


2017年9月,国家公布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40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为98所。2019年11月,教育部将“985工程”“211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


202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轮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共计147所大学,在首轮的140所的基础上增加了山西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共7所大学。



“985工程”是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共有39所国内一流的知名高校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


意义与影响

- 教育层面: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带动了我国高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 科研层面:推动了高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 社会层面:培养了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211工程”,即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全国有116所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院校。


意义与影响


- 人才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的各类人才,满足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在不同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 学科发展:推动了高校学科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 社会贡献:在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