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地,每座城市几乎都是古都。但商丘是最早的古都,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可发现甲骨文之后,人们都知道了安阳,忘记了商丘。
商朝第一都为南亳,就位于商丘,这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发祥地,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商业都市。但随着中原崛起的集体拔节,商丘隐没在市场丛林,这里的“商”仅存在名字里了。
《史记·殷本纪》曰:“自契至于成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亳,是商汤所建的商代第一都。商丘前商为商都,春秋为宋都,汉为梁都,唐称睢阳,宋改称应天府,后升为南京。暂时不再回忆了,往事太高调了,容易联想到江苏的省会。
商丘是殷商文化的发源地,殷商文化博大精深,几经传承,未必系统,后期的商丘文化则具体表现在一座书院上。
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就位于商丘市。应天书院是四大书院中,唯一被升入国子监的一个,是我国历史上独有的从民办到国子监的典范。现在商丘,依旧有着民间办学的传统。
在此作个科普,与应天书院并列的,有江西九江的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且有“海内书院第一之称”,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五条教规,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再就是,长沙的岳麓书院,以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奠定了湖南的文化自信。郑州的嵩阳书院,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当时的中原大地,独占四座书院中的一半数量,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其中,商丘的应天书院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居古代四大书院之首。晏殊、范仲淹等都是这里的毕业生,特别是范仲淹在北宋应天府读书五年、主持书院工作三年,留下了很多锦绣诗章。
当年,应天学院对联为“学子频中第俊才擎宋廷,应天始兴学书院冠华夏”,直接写成效,非常有气势,可见其底气和格局非同一般。
栉风沐雨,弦歌不绝,现在继承应天书院千年古韵的,叫作商丘师范学院,这也是商丘唯一的公办本科高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创办的“归德府中学堂”,原为商丘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商丘师范学院。
商丘师院校训为“应天归德,智圆行方”,现设有21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生源遍布全国28个省市(区)。
千年书院传古韵,转型发展谱新篇。商丘师院立足商丘丰富地域文化底蕴,自觉承担文化传承重任,现有汉梁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了“应天书院研究中心”,形成了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社科研究基地群,目前毕业生就业率也比较高,但多数学生更倾向选择考研,是河南高校中考研率比较高的一所大学。
商丘现在也有商丘工学院、商丘学院,只是有着民办特色,不过在国内的民办高校中排名都比较靠前,学科设置也不错。
关于商丘的大学,你还有什么高见,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