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高考的考生们大家好,

我是上海大学的一名大二本科生。

曾经的我和你们一样,

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向往和憧憬,

但也有些许的迷茫和彷徨。

因此今天,我想以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带你们看一看“我眼中的上大”,

到底是什么样子?

由于上海大学是按类招生,

所以我在第一学年进入到社区学院学习和生活。

这里经常会举办一些专业认知教育相关活动,

引导学生根据国家需要和专业兴趣理性选择专业。

也是在老师的引领以及自己的深思熟虑下,

大二专业分流时,

我选择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由于我本身是一个很有探索精神的人,

渴望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

而上大的选课制正好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

除了专业课,

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各类通识课。


创业人生、《诗经》与传统文化、大国方略等课程多元且丰富。

在这些课堂上,老师会给学生很多独立思考、展现创新思路的机会,

每一次酣畅淋漓的思想碰撞,都让我不断打开自己的视野,获得更大的成长。

也是在创业人生的课堂上,

点燃了我对于创业的激情。

想要创业,勇气和实力缺一不可。

为此,我开始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就泡实验室、图书馆,

可以说是我每一天的真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上大实施的“短学期制”,

让我有了更多自我学习、思考和发展的空间。

其分别为春秋冬三个等长的学期,

加一个4周的夏季学期(即实践学期)。

理论加实践的结合,

进一步巩固了我的专业基础。

从大一到大二,得益于学校的本科生导师制,

我的成长一路都有导师的保驾护航,

老师不仅帮助我克服了初来乍到的迷茫与不安,

还从学习到生活等各个方面给予我指导,

我也因此可以少走弯路,获得长远发展。


在上大这片沃土上,敢想就能行。

学校为每一个梦想提供了落地开花的机会。

在这里,创客分享,让我在开拓者的经历中汲取经验;

同好交流,让我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拼搏;

各类双创大赛,让我的每一个创业想法都被打磨至臻;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

都是我努力来的成果。

借一抹东风,

我的双创项目未来还有可能在环上大科技园落地孵化,

助力我实现从学生到创业者的角色转变。

当然,创业并非我大学生活的全部。

得益于上海大学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平台,

我一直努力探索属于自己的更多可能。

你可以在上海大学体育节上看到我竭尽全力的奔跑,

当然,也可以像我一样,和奥运冠军来个合影。

你也能在“百团大战”、草坪音乐节、志愿者服务等各色活动上,

看到我忙碌奔波的身影。

学校光是社团就有130多家,

来到这里,还怕找不到自己喜欢的?

偶尔,我会和舍友一起去聆听“国际大师讲坛”“海派文化讲坛”“上美讲堂”,

和名师面对面交流,

观看“风自海上”“无问东西”等系列展览,

体验艺术之美。

学习之余,我还参加了“沃顿-上大全球青年领导力项目”,

在进阶项目中,一踏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校园,

我就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学习氛围。

上海大学所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

推动我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虽然来到上大读书还不到2年,

但这里的一切都深深打动了我。


春有红梅香蕊,泮池青蓝;

夏有芙蓉出水,垂柳如丝;

秋有平湖皎月,落英缤纷;

冬有园艺旨趣,娇菊烂漫;

一年四季的好景总令我赞叹。

三大校区九个食堂风格不一,

五湖四海的美食让我足不出校,

也可尝遍全国风味。

每天晚归后,

学校温暖的宿舍给我如家般的舒适。

园区网络、空调、公共洗衣机、

烘干机、热水机、微波炉等设施一应齐全。

卸下一身的疲惫,就可以进入甜甜的梦乡,

迎接崭新的一天。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一个学子也都有自己眼中的上大。


2024年,欢迎加入上海大学,

关于这里的更多故事将从你起笔!

欢迎使用微信搜索,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获取更多招生信息,领略上大别样美好!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