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邮电大学"通常指专注于信息科学技术和通信领域的高等教育机构。

No.1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创办于1955年,初名为北京邮电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1998年入选全国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2011年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2022年均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两个学科群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为A+学科。学生深造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全国高校领先水平,毕业生积极投身信息通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战略领域,为国家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要行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No.2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信达天下 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2个,本科专业61个。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入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作为牵头单位入选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现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

No.3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作为后起之秀,在信息科技领域的发展速度和潜力不容小觑。学校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东川邮政管理局培训班,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2000年划归重庆市管理,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并在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在"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2011"计划,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展现了其学术影响力和学科水平 。

No.4 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以其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特色和实力,被誉为"潜力无限,未来可期"的高校。学校始创于1950年,前身为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后发展为西安邮电学院,并在2012年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学校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和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

这些大学在邮电通信及相关领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就业前景。排名虽然可以反映一定的情况,但选择大学时,学生还应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偏好、职业规划以及学校的地理位置、校园文化等因素。同时,不同排名机构的标准和侧重点可能不同,因此排名结果也会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