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深圳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深理工”)正式公布了2024年首届本科招生投档线。今年,该校在广东省录取了120名物理类考生,最高分为664分,最低分为624分,最低分数超本科线182分。这标志着深理工作为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学校,已迈出重要一步。
深理工位于光明科学城,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其设立在今年5月底得到了教育部的正式批复。学校首批建设了生命健康学院、合成生物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药学院、算力微电子学院等七大学科交叉专业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科选择。
在首年招生中,深理工在广东省内共招收了120名本科生,均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类招生。学生在入学一年后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专业,提供的专业方向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神经科学、生物技术、药学和生物医学工程。这一灵活的学科选择机制吸引了众多考生的关注。

深理工的招生宣传因其首届学生“包就业”的承诺而备受瞩目。深理工招生工作处副处长钱振斐表示,学校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拥有近2000家孵化企业,其中持股400多家。此外,深理工还与多家企业设立了联合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这些企业非常欢迎深理工的学生参与到企业建设中。”钱振斐说。
与深理工同一天,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广东省内多所高校也相继公布了在粤招生的投档情况。中山大学在广东省的招生总量接近3700人,其中普通批历史类最低分为615分,物理类最低分为624分。暨南大学在粤计划招生2334人,其中普通类2159人,历史类最低分为580分,物理类最低分为583分。深圳大学在广东省计划招生4954人,历史类最低分为574分,物理类最低分为588分(不含中外合办专业)。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深圳大学的招生投档线相对稳定,显示了其在广东省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特别是中山大学,其物理类和历史类的最低分数线均较高,表明该校的高质量教学和科研实力受到考生的认可和青睐。
深理工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其定位和发展方向受到了广泛关注。学校在首年招生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展现了其教学和科研实力,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理工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紧密合作,以及与多家企业的联合实验室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和就业机会,这也是吸引考生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深圳理工大学在2024年首届本科招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创新的招生模式和强大的校企合作背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深圳大学等广东省内知名高校也在持续吸引着优秀的考生,展现了广东省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多样化发展。未来,随着这些高校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广东省的高等教育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