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陆续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破解县镇村实际产业难题。广东科贸职业学院2000余名青年大学生组建了177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他们化身乡村“绘画师”“新媒人”等,使出“十八般武艺”,奔赴多个乡镇开展社会实践。
今年年初,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组织多支实践队集聚信宜市,针对金垌镇、合水镇、新宝镇等16个镇53项农业技术及产业需求,梳理确定18项重点项目,组建10支跨专业师生科技服务实践队,助力当地产业发展。
“我们将专业发展与基层所需相结合,努力开展乡村多样化人才培育、农业技术技能传承、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技术推广等多样服务,在田间地头开展助农直播、产品设计、文旅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校团委负责人叶贤新说。
近年来,该校年均组织2000余名学生通过实践队、科技特派员团队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在南粤大地上挥洒青春汗水。青年大学生在田间地头做了些什么事、取得什么成效?一起来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16支优秀队伍点赞。
一起来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16支优秀队伍点赞(可多选) “‘非’同凡响-薪火相传”实践队(管理学院) “科技赋能 ‘信’福未来”突击队(信息学院) “蒲公英入万家电商助农”实践队(商贸学院) “翠竹匠心”实践队(艺术设计学院) “向阳花”惠农金融实践队(会计学院) “绿创鸽蛋”突击队(动物科技学院) “青春向党,筑梦金坑”实践队(管理学院) “商贸新青年”资助圆梦实践队(商贸学院) 墙绘突击队(食品生物学院、园林学院、餐旅学院) “茶香诗路”实践队(餐旅学院 ) “兰之馨”实践队(食品生物学院) “筑梦英才”突击队(动物科技学院) “农产品与环境检测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食品生物学院) “茶香侨缘”实践队(餐旅学院) “海底小纵队”志愿服务实践队(动物科技学院) “红黄蓝”实践队(艺术设计学院) 提交
1.“‘非’同凡响—薪火相传”实践队(管理学院)
“‘非’同凡响—薪火相传”实践队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信宜工作站在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挂牌后首个开展活动的团队。实践队通过拍摄宣传片、创办公众号、直播带货、社会调研等方式,探索信宜市镇隆镇核心产业沉香产业的品牌发展路径。活动中,实践队深入镇隆镇俊昌村,策划并拍摄了沉香产业宣传片等,并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沉香蒸汽热敷眼罩”。同时,实践队实地了解当地沉香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结果将为制定解决当地沉香产业发展瓶颈措施提供参考。
2.“科技赋能 ‘信’福未来”突击队(信息学院)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科技赋能 ‘信’福未来” 突击队携手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赴茂名信宜市金垌镇开展活动。期间,突击队重点开展植保无人机培训、拍摄“土特产”微视频、科普体验进校园等3项服务,助推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推广的全链条升级。突击队通过制作合箩茶、生态米的短视频,提升金垌镇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通过科普体验进校园,开展3D打印及无人机科普活动让小学生体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魅力。成立至今,突击队累计在20多所中小学开展科普活动,服务人数超2万人次。
3.“蒲公英入万家电商助农”实践队(商贸学院)
“蒲公英入万家电商助农”实践队共21名师生走进信宜市庙湾村和谭儒村,化身“兴农人”,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队走进谭儒村了解学习当地农产品“走出去”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做法。为提升村民的电商运营技能,实践队面向村民开展电商培训,采取“理论学习+实操体验”相结合的模式,重点讲授从农产品品牌如何打造到农产品视频拍摄宣传,助力村民成为“农产品代言人”。同时,实践队成员走进直播间为农产品代言,开展助农直播,介绍庙湾花生油、谭儒萝卜干、木瓜丝、山茶油等农产品。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应用到此次实践中,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线上交易额。
4.“翠竹匠心”实践队(艺术设计学院)
“翠竹匠心”实践队走进信宜市北界镇,通过现代设计思维与技艺的融合,为当地传统竹编产业注入新活力,为传统竹编设计赋能。为进一步扩大信宜竹编产品的影响力,实践队队员从设计角度解决竹编产品的发展难题,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竹编工艺中。实践队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艺术角度出发进行创作设计,创作了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感的作品。实践队还将竹编工艺应用于家具设计、灯具设计、产品设计等多个领域,拓宽竹编的应用范围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5.“向阳花”惠农金融实践队(会计学院)
“向阳花”惠农金融实践队在当地志愿者团队的协作下,开展了金融反诈宣传活动,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安全意识。系列活动主要包括金融反诈宣传和国家资助政策宣传等。实践队深入村落,通过实地讲解、答疑解惑,发放宣传小册子等形式,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帮助村民看到电话诈骗、网络钓鱼等欺诈行为的严重后果,提升了池洞镇及周边地区居民的金融安全防范意识。
6.“绿创鸽蛋”突击队(动物科技学院)
绿创倾心助畜禽,科技力量兴乡村。“绿创鸽蛋”突击队深入广东省信宜市旺沙堡村走地鸡示范带和信宜市郑氏南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全面的畜禽养殖现状调研。在走地鸡示范带的调研活动中,师生们了解了优质肉鸡的生产过程,并与“郑氏南兔”创始人交流,实践队队员领悟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对行业发展更为了解,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
7.“青春向党,筑梦金坑”实践队(管理学院)
“青春向党,筑梦金坑”实践队20余名师生走进茂名信宜市新宝镇,致力于搭建信宜基层数字化平台,赋能农村电商人才,促进农产品产销融合与手工艺创新发展,推广普通话及政策宣讲。实践队策划拍摄新宝镇“百千万工程”纪录片,吸引多方关注与投资。同时,实践队深入调研当地特色产业香水柠檬、黑榄、油茶等的产销融合发展现状,分析发展瓶颈、破解“卡脖子”难题,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线上直播推广,努力提升产销融合规模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村民带来直接经济收益。
8.“商贸新青年”资助圆梦实践队(商贸学院)
“商贸新青年”资助圆梦实践队赴信宜市合水镇庙湾村开展“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实践行”系列活动,将资助政策送入乡村。实践队通过资助交流会、资助宣讲会、资助咨询会等形式,向村民和学生普及国家资助政策,帮助解决求学难题,实现求学梦想。实践队队员向村民介绍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多种资助政策,同时在流动集市、广场、主要街道张贴海报、悬挂条幅,并设立咨询摊位、派发宣传册,帮助村民克服困难,顺利申请资助。
9.墙绘突击队
暑假期间,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新“媒人”实践团联合“绘翼百村行”实践团、绿美乡村实践团组成“百千万工程”墙绘突击队,前往英德市大湾镇开展“缤纷色彩助力‘百千万工程’”墙绘项目。今年5月至6月期间,新“媒人”实践团多次前往大湾镇茅塘村开展村委座谈、走访调研、现场采风和实地测量,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制作墙绘方案。本次墙绘创作对象涉及茅塘村下辖的围孔、马池塘、新屋、屋角头和中心门5个示范自然村,共计35面墙,约950平方米。墙绘历时10天完成,实践队最终通过青山绿树、红花骄阳、春种秋收、二十四节气等内容,帮助茅塘村建设得更美丽、更宜居。
10.“茶香诗路”实践队(餐旅学院)
“茶香诗路”实践队走进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建饶镇,开展了一场深入、系统的专项服务活动。实践队依托前期调研成果,策划了四大核心主题与十大实践清单,以“4+10”创新模式赋能茶乡。实践队围绕科学植茶、规范加工、电商赋能、专题培训四大领域,开展多场次的植茶指导、创新茶加工、产品推广直播等活动,为建饶镇的茶产业注入生机。实践队还被聘为建饶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专家。
11.“兰之馨”实践队(食品生物学院)
“兰之馨”实践队前往肇庆四会市石狗镇,开展以“品兰韵·振兰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石狗社区,了解当地人口和兰花产业状况;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探索兰花系列化妆品的运用价值,并通过实验结果证明兰花提取物具备抗氧化和保湿效果。实践队向村民展示并科普化妆品知识,以期为兰花产业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12.“筑梦英才”突击队(动物科技学院)
“筑梦英才”突击队前往东莞市顺城科技生态园开展和美乡村专题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对科技生态园农业示范基地等地进行现场调研,参与策划科技生态园未来发展规划,提出景区观赏鱼养殖优化建议,助力广东乡村休闲产业发展。师生们深入田间地头,对科技生态园农业示范特色农业产业乡村休闲产业等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深入了解了各基地的运营模式、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情况;与生态园负责人交流了农业研学、特色种植的业态叠加成果,了解了当前园区经济鱼类和观赏鱼养殖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突击队与园区团队交流高效水产养殖技术,并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动物科技学院将定期派遣师生前往生态园,为园区提供科技支持和创新建议等。
13.“农产品与环境检测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食品生物学院)
“农产品与环境检测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发挥专业特色,在英德市大湾镇开展多场农产品检测和快检仪器科普活动。在今年的“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实践队分别前往大湾镇的古道小学、大湾镇中心小学和大湾中学,向不同阶段的学生科普了垃圾分类、农产品快检操作和水质检测使用等知识,科普对象累计达163人次。实践队还走进大湾镇的古道村和茅塘村,调研当地村民们对紫苏、麻竹笋等农作物种植情况,向村民们开展了农副产品快速检测科普活动,提高村民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14.“茶香侨缘”实践队(餐旅学院)
“茶乡侨缘”实践队前往英德开展了为期6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聚焦农业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化创意教育三大领域,用镜头记录茶乡变迁,传播茶文化,共拍摄照片2000余张,宣传视频300分钟以上。实践队走进茶乡,举办“英红小小茶艺师”公益课堂,让儿童在趣味中传承非遗茶艺。同时,实践队组织学院茶艺专家团精准对接小微茶企需求,提供科学指导与帮扶,助力解决生产难题。
15.“海底小纵队”志愿服务实践队(动物科技学院)
“海底小纵队”志愿服务实践队在清新区太平镇的桂花鱼养殖特色产业开展了系列活动。实践队聚焦于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到桂花鱼养殖特色产业上。队员们调研了农户当前的困难,力求通过精准有效的服务策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深度转型。期间,实践队实地考察指导桂花鱼塘头水质管理、鱼苗驯化成活率优化、常见疾病防控等,并与太平镇团委对接,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及目标,助力太平镇桂花鱼养殖产业发展。
16.“红黄蓝”实践队(艺术设计学院)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红黄蓝”实践队赴清远市阳山县青莲镇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参观走访、专业实践、志愿帮扶、教育关爱等方式,开展包括资助政策宣传入户、农产品包装设计、留守儿童主题绘画等活动。实践队以“目标精准化、内容系统化、实践项目化”为要求,不断发掘和传承扎根青莲镇的文化与思想,助推当地实现创新发展。
南方+记者 陈理
通讯员 蒋蓓亭 武传宝
【作者】 陈理
广东教育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