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迎接党代会 建设新湖南”全省脱贫攻坚成效新闻发布会宣布,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湖南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底的1006万人,降到2015年底的445万人,共减少贫困人口561万贫困人口规模由全国第三位降至第五位



湖南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智勇介绍,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湖南5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1545元、1014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84.2%、12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达到了7575元、比201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3289元有大幅提升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十二五”时期,中央和省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104.7亿元,比“十一五”增加了78.7亿元




张智勇还透露,尽管我们过去五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目前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尚有2个片区、51个重点县、8000个贫困村、445万贫困群众。他表示,湖南下一步将通过做实基础工作、加大扶贫投入、抓好重点工作、加强扶贫队伍建设等措施,如期按质地完成全省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三个确保”目标。



2个片区


湖南武陵山片区及罗霄山片区属于典型的“老少边贫”地区,被纳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


湖南省51个贫困市县名单


株洲(2县):茶陵县、炎陵县

衡阳(1县):祁东县

邵阳(8县、市):武冈市、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

岳阳(1县):平江县

常德(1县):石门县

益阳(1县):安化县

郴州(4县):宜章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

张家界(4县、区):武陵源区、永定区、慈利县、桑植县

娄底(3县、市):涟源市、新化县、双峰县

怀化(13县、区):鹤城区、洪江区、洪江市、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溆浦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永州(5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新田县、宁远县、江永县、双牌县

湘西自治州(8县、市):吉首市、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花垣县



8000个贫困村



2015年1月,省扶贫办公布了2015年-2020年全省8000个省级贫困村的名单。14个市州中贫困村最少的为湘潭市,有65个,最多的邵阳市有1273个。


湖南省级贫困村分布图



贫困村怎么认定?

认定标准 “一高一低一少”


根据扶贫办印发的《贫困村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少”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11.2%)高一倍(22.4%)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0%,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少。


为什么数量是8000个?


贫困村识别规模原则上控制在行政村总数的一定比例内。按照国务院扶贫办下发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湖南等中部10省“原则上控制在20%左右”。那么湖南有多少行政村呢?按照《湖南省“秀美村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14年至2016年,全省42100个村(行政村)都要创建“秀美村庄”。由此可知湖南行政村超过4万个,贫困村数量是8000个符合比例。



新闻加点料


今年以来,

那么,湖南的扶贫究竟是怎么扶的?



脱贫路子越走越实

按照“五个一批”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七大行动”。


发展特色产业脱贫,2012、2013年,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把“直接帮扶80万贫困人口发展生产”纳入为民办实事内容,挂牌督办。2014年以来,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路子,省级层面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亿元,整合其他资金80多亿元,引导690家企业、合作社参与,实施重点产业扶贫项目229个。全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162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各地建立了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基地,已成为政府增税、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推进劳务输出脱贫,每年组织引导约110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近300亿元。今年开展了劳务协作脱贫试点,帮助湘西州18.96万贫困劳动力实现了稳定就业,新增转移就业2.2万余人。目前,这项工作已在我省全面铺开。



易地搬迁脱贫,“十二五”期间,全省完成了1.2万贫困户4.9万人的易地搬迁任务;“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完成80万贫困人口的易地搬迁任务,今年要完成16万人的任务。

发展教育脱贫,建立了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五年资助240万人(次);51个贫困县全部纳入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加大“雨露计划”培训力度,5年培训转移贫困家庭“两后生”15万余人,直接带动50多万人脱贫。

实行保障兜底脱贫,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今年实际已达到220元/月/人,将尽快实现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融合”。

开展医疗救助脱贫,出台特惠政策,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并将就医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将低保困难群众大病保险补偿起付线降低50%,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了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结合生态补偿脱贫,对贫困县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专项资金21.3亿元,在51个贫困县完成造林665万亩,帮扶林农获得劳务收入10亿元以上。在40个国家片区县和重点县安排1.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带动5万人脱贫。



发展短板初步补齐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短板不断补齐:

交通扶贫工程

编制完成《湖南省"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贫困地区五年交通建设投资达1700多亿元,其中今年计划完成干线公路升级约2400公里、窄路加宽5144公里、安保工程建设约5600公里,上半年已完成贫困地区交通建设固定资产投资60.4亿元。

水利扶贫工程

编制完成《"十三五"全省水利扶贫专项规划》,确立了投资规模达1016亿元的水利扶贫项目库,力争到2020年贫困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达85%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合格率达90%以上。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拟投资36.7亿元,到2018年完成5413个贫困村的农网改造,其中今年投资9.2亿元,完成1085个贫困村的农网改造,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现状调查核实工作,制定全省农村危房改造规划暨"十三五"规划,安排补助资金13.7亿元,帮助7万贫困农户完成危房改造任务。


通过多年努力,全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完成了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一批项目建设,贫困地区全面融入了全省4小时经济圈;所有贫困村都实现了通达目标,基本解决了贫困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新增和改善贫困地区库容4.4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78.8万亩,兴建各类供水工程2970多处,解决了76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7221个贫困村的电网改造,完成率90.3%,农村供电可靠率和电压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贫困地区“用电难”的问题基本解决。6960个贫困村实现光缆通达或已纳入农村宽带建设试点,促进了电商扶贫的蓬勃发展。



目前省内情况怎样?

尽管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目前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尚有2个片区、51个重点县、8000个贫困村、445万贫困群众。如期实现“三个确保”,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既定的战略目标,没有任何退路。



-END-

|


掌上九嶷(ID:zsjiuyi):掌上九嶷旨在宣传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相符的图文内容,弘场与社会生活并进的时代正能量,策划并跟踪报道大型活动,推进文化与艺术交流。我们通过线上咨询、线下采访等形式,对各种内容进行更新,为大众提供及时、准确、丰富的各类信息资讯。努力成为本地区大众喜爱的新型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