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长演讲中没有“家国”两个字,被骂上热搜,委屈吗?

有人指责清华大学在其毕业演说中并未使用"家国"一词,但这是否是错误的呢?

在这次清华校庆之后,网络上到处都是有关邱勇校长讲话的录像和论文,有人批评他没有"家国"情结,也没有西安交大王树国院长的讲话那么有气势。与此同时,毕战模特双眼突出,外国留学生比例过高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原副院长施一公离职成立西湖大学,更被一些人认为是对其不抱希望。

总的来说,上述言论显示,清华大学耗费了巨额政府经费,但并没有培育出令人满意的优秀学生,而且还被指控在国外培育天才。一些人提议减少对清华大学的资助,或者让网络公司董事长郑强来代替他们来做些什么。网上对清华大学的评价很差,一些消极的言论在清华大学的新闻中随处可见。

但多数意见都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支持,而且太偏激、太偏,以致于争论不断。作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一些批评称,清华大学的校长们在他们的毕业演讲中没有表达他们的爱国情怀,这个观点很有可能被误解了。为此,作者从邱勇主席的毕业致辞中,整理出他的硕士学位论文,并对其进行了总结。的确,他在演说中几次提及了"家国"。

邱勇院长在学生毕业仪式上,着重指出了“人生的根本就是生存质量”这一点,呼吁大家要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胸怀大志,不能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要拓宽自己的人生境界,为祖国,为民族,为世界做出贡献,为更好的生活质量而奋斗。所以,如果有人说他的演说没有提到"家国",那就会被误解。

最近有报道说,清华大学是美国的“后备军”,但是就学生们的海外学习而言,清华大学并没有占据很大的比重。就拿2020级来说,今年只有700名学生,只有9.6%的比重,甚至还不如上海交大,武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就连最近风头正劲的西安交大,今年也只有百分之七点七的学生去国外学习。

在资金方面,一些人认为清华大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但是事实也许是错误的。根据2021年的财政预算,清华大学总共投入了317.28亿人民币,而这一数字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提供的。政府补助仅为总额的1/5,即43.7亿元,即19.2%。

清华大学的办学资金大部分来自其自有业务收入,其中包括学费收入、科研收入和培训收入,合计为126.5亿人民币,占比55.5%。另外,校友捐赠、科研成果转化和联营企业的收益等收益合计为57.8亿,占比25.4%。

通常情况下,清华大学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校内,而非政府资助。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清华大学资金的组成及来源。

对于清华的这个问题,我们要保持一个公正的态度。说实话,这次的毕业仪式很不公正。的确,邱勇院长在讲话中表现得不够出色,而且他的华语发音有些僵硬,和西安交通大学的校长"家国情怀"一比,就显得很不一样了。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完全否认清华大学。

但是,以前的"斜眼"案,使清华大学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一组明显有意设计的"斜眼"模型。更惨的是,事后所有人都像个泼皮一样,对别人的指责置若罔闻。因此,"斗鸡眼"被人取笑,倒也合情合理。

批判嘲笑是很常见的事情,但过分的辱骂和曲解就不需要了。但不管怎么说,清华大学仍然有许多在社会生活中作出卓越的成就的学子。例如2020届奥运5个单项的金牌,绝大部分都是清华大学的,而在国家队中,也有相当比例的运动员是从清华大学毕业的。他们都是最顶尖的人才,会不会选择那些被质疑的不太好的学校?不要忘记,你们学校的声誉很差,这是为那些坏人提供机会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并没有攻击或含沙射影的意图,也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以上所载之资料,并不代表其赞同任何法律,法规,意见,行为,亦不承担其所包含之资讯之准确性。对于以上所涉及的问题及所产生的问题,笔者并不负任何责任,亦不负任何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