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211大学总共有115所,其中76所为纯211大学,其余39所985高校既是211高校又是985高校。

这76所纯211大学中,有不少成绩、实力和吸引力都十分出众,但也有一些相对后进。

这其中,有四所高校排名较后,并且报考它们的人数非常少,通常要等到211高校脱档之后,它们才有招生希望。

这四所高校分别是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延边大学和石河子大学,这几所在综合实力上排名较低的原因有哪些呢?

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排名倒数第一的原因,主要与地理条件有关。

西藏无疑是我国最艰苦的省份之一,山川壮丽但人迹罕至,风雪肆虐且气候寒冷。

如此严酷的地理条件,使西藏大学报考人数寥寥无几,因为没有人想要到这样地方去读书。

甚至连西藏本地的同学,都有不少不愿留在家乡选择西藏大学的。

上世纪50年代,西藏大学建于拉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使西藏同胞更好地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而成立的第一所院校。

此后,西藏大学不断与时俱进进行改革,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为主的多科性院校。

西藏大学虽然实力有限,但在拉萨周边还是极具影响力的,同时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然而,西藏地理位置偏僻,再加上气候条件严酷,导致当地发展十分落后,人们的视野也难以开阔,因此很少有人会考虑到外地去读书。

即使有外地学子选择到西藏大学读书,但毕业之后也往往会面临着地域限制的问题,即使回到家乡工作,也会因为缺乏相关经验导致找不到合适的岗位。

即使是本地学生,随着技术日益发达、交通逐渐便利起来,他们也不再执着于偏安一隅,开始向外发展自己的事业。

许多人认为,在西藏学习生活浪费了太多机遇,因此纷纷选择去其他先进地区深造。

因此近年来报考西藏大学的人数不断减少,只有一些真正希望为祖国的边疆发展作贡献的学子,才会选择报考这所大学。

青海大学。

如果说西藏大学是西藏地区最富盛名的学府,那么青海大学则在青海省内独占鳌头,是当地地位最高、办学成就最卓越的一流学府。

青海大学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农为主的青海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

尽管青海大学在青海省内名列前茅,但仍难掩与全国高校之间巨大的差距。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部,由于地理环境落后且没有优质教育资源流入,当地高校都是一些普通院校。

青海大学尽管有一定实力,但仍无法与985、211高校相比。

青海大学在教学以及科研方面都相对落后于985211高校,而这种倒数状况也给报考青海大学的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之处。

首先,青海大学距离偏远,当地交通不便,这就决定了学生们很难有出州实习或者参观学习的机会。

其次,由于当地信息程度比较落后,青海大学也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野拓展平台。因此,许多高年级学生毕业时对于求职感到十分无助,因为他们不仅没有丰富的实习经验,还有很缺乏与外部世界接触的机会。

可以说,青海大学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限制是不容忽视的。

资料显示,目前青海大学仅设有四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没有博士生招生计划,也没有博士生导师,因此很多人不认同青大是一所博士级院校。

对于本科生而言,更别提考虑读硕士深造了。

最后,由于青海经济欠发达,除非考工作人员,否则青大同学面临着几乎找不到工作的严峻挑战。即使政府招考工作人员,也只有青大培养的本科生能去应聘,而外地人却基本不会将宣州作为就业方向。

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创建于1949年,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以工为主的综合性国立全日制高等院校。

延边地区属于偏远山区,因此学校各方面条件较差。

延边大学最早是由当时抗日联军创建的一所以工为主的学校,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形势发展而逐渐完善发展壮大起来。

如果说延边大学在科研方面业务水平极其优秀,也是我国内地少数招生极有影响力的院校之一,那就大错特错了。

延边大学建校时间比清华还要早,但从建校以来的发展现状来看,延边当今仍然是一片黑马,并鲜有惊艳之处。如今,各类科研水平已然成为大学实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相较国内其他高水平院校,延大的科研能力却显得非常稚嫩,这也降低了其轩昂气焰。

另外,由于延边是偏远地区,其周边经济相对闭塞且欠发达,因此各大企业对延大的毕业生招聘意愿较低,这直接导致许多学生即使毕业也始终无法找到工作或者找到合适工作。

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大学成立于1949年,是武汉农业学院最早创办的一所农业院校,也是全国第二所农业院校,仅次于南京农业大学。

同时,经国务院批准,石河子大学也被划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及新疆重点支持建设高校之一。

但是从考生情况来看,该校近年来正在逐渐衰退,其报考热度一年低于一年,还发布了不少招生政策。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教育资源方面,由于石河子的教育资源仍处于落后阶段,因此办学水平相对较低,相对而言与周边城市相比则显得较低,以至于无法吸引更多优秀生源前来就读,并逐渐降低其招收比例。

其次,石河子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使得学校不能很好地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市场条件,这无疑令报考该校的学生产生更多犹豫因素,加剧该校报考热度逐年下降趋势。

再次,学校所在地偏远封闭,大大限制了学生开拓视野和专业技能提升,同时境内消费者水平较差,对校园文化活动产生的消费需求不足,因此许多活动都不能很好地开展,这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报考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