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开始,为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教育工作,省政府决定在河北师范大学开展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工作。2021年河北省开始安排“优师专项”招生计划。

根据河北省相关文件要求,2024年河北师范大学计划招收优师专项198名,计划招收公费教育师范生(以下简称公费师范生)500名。优师专项学生和公费师范生安排在本科提前批B段录取。

“优师专项”招生计划:历史组合为思想政治教育23人,汉语言文学40人,英语15人,历史学15人,地理科学15人;物理组合为,地理科学15人,生物科学30人,科学教育30人。

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历史组合为思想政治教育20人,小学教育100人,汉语言文学35人,英语15人,历史学30人,地理科学15人;物理组合为思想政治教育10人,小学教育100人,英语15人,数学与应用数学35人,物理学30人,化学30人,地理科学15人,生物科学30人;体育类为体育教育20人[其中体育(历史类)10人,体育(物理类)10人]。

优师专项学生和公费师范生在四年修读年限内,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并可以申请学校的专业奖学金。

我校对优师专项学生和公费师范生按照“2.5+0.5+1”模式进行培养。所谓的“2.5”是指用两年半时间系统学习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0.5”是指用半年时间到中学教育实习,“1”是指用一年的时间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训练。公费师范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学科教育导师和来自中学的优秀兼职导师担任,为学生提供从课程学习到教学实践的全程指导。学校建立实践取向课程体系、能力取向实践体系、素质取向养成体系,为公费师范生创造良好成长环境和发展平台。2016年12月2日,人民日报以《不负所选,乐见未来》为题报道了我校公费师范生培养情况,得到社会各界认可。

我校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2017年起试点选拔优秀公费师范生进入卓越教师实验班培养。2023年学校将对公费师范生和优师专项学生实施精英化培养、高标准培育,根据公费师范生特点制定培养方案,实施特色化的模块教学。除完成师范生一般性的教师教育课程学习外,在2023级公费师范中实施“卓越教师计划项目”学习,包括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师范生技能竞赛班项目、优质校入岗实践项目、名师工作室跟岗实践项目等。2024年起,我省将在河北师范大学开展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简称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试点工作。培养对象从省级公费师范生(中学段)中通过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综合考核,择优选拨。重点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硕士层次卓越中学教师。

政策更新简介: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采用“3+1+2”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学制6年。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学费、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完成本科、硕士研究生两个阶段学校规定学业且达到学士、硕士学位授予要求的,分别取得相应学历、学位。毕业后一般到履约任教地所在中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学教育工作6年以上。鼓励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根据有关规定,优师专项学生和公费师范生毕业离校前,由省教育厅会同省人社厅制定专项招聘方案,并委托培养院校具体组织招聘考试。由设区市有关部门及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择优、就近、急需”的原则落实工作岗位,办理聘用和就业接收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根据河北省有关文件要求,学生入学前应签订协议书,协议书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发,具体内容详见协议书。不签订协议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