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我们,获取更多高考志愿填报知识
明德,乐学,求实,至善

西昌学院坐落在四川省西昌市,是经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是四川省、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学校、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
二、建校史

学院肇始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西昌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三、校区
西昌学院现有安宁校区和邛海校区两个校区
安宁校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邛海校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海滨中路24号
四、教资力量
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56项。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个。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学团队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特色专业6个、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卓越培养计划项目”8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共21门。在省属同类院校中,教改成果名列前茅。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专任教师107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107人、副高职称23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8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省突出贡献专家及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0人;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等60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师德标兵、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等9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
五、建设面积与图书馆
学校占地190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舍面积26684平方米,有南、北校区两馆,有3695个阅览座位。图书总量为209万余册,电子图书62万余册,期刊9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55个,自建数据库4个。可提供读者直接利用的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达12000余种。并依托学校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自建特色书库3个:彝族文献特色书库、攀西农业特色书库、古籍典藏特色书库。图书馆馆藏文献结构日趋合理,已基本形成以理、工、农、牧医、文、管理、少数民族教育等等学科文献资源为主,并兼顾其它学科的综合性藏书体系,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构建了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在农学、彝族等学科文献收藏较完整较有特色,建有“攀西农业特色文献” 和“凉山彝族特色文献” 特色库。是攀西地区文献种类最多、馆藏量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图书馆对全校师生实行全开架图书资源借阅服务,建立了各分馆之间的通借系统,如:超星、爱墨瑞德、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VIP、读秀数字图书馆等,此外自建特色数据库5个。六、在校学生与知名校友
西昌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107人。
知名校友:仰协、黄玉蓉、田晓丹、郑学炳、刘先伟、梅玉军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省级特色专业:农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国家民委一级重点学科:作物学、民族学
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点:畜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