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广东陆丰市教育局发布
《广东省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定向汕尾陆丰)违约人员名单》
名单显示
共有5名毕业生未履约
毕业时间为2023年6月
据了解,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明确,公费定向培养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小学教师计划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公费培养、定向从教、限期服务”的原则进行组织实施。
9月27日,广东雷州市教育局发布通报,公布公费定向培养对象违约人员名单。
其中,2人于2023年毕业后因个人原因未履约;另2人于2022年毕业在雷州市服务满1年后因个人原因不再继续履约。
福建莆田市教育局曾发布多则公费师范生违约处理决定书。
根据规定,毕业后未按协议到莆田市教育局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的,需在违约处理决定公布后1个月内,一次性向莆田市教育局退还所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该费用30%的违约金;超过时限须按每天1‰的比例支付滞纳金。
其中,有违约人员需一次性缴纳所有费用合计8.97万元。
公费师范生虽然福利待遇好,但近几年来,公费师范生违约的新闻频发,选择赔偿高昂违约金,离开基层中小学的毕业生也不少!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早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①57.2%的受访者认为公费师范生违约的原因是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不适合或不喜欢做老师。
②52.6%的受访者认为是履约年限太长,一些公费师范生不想把刚毕业、最适合奋斗的时光用来当老师。
③51.5%的受访者认为是报考的时候对政策了解不足。
而为什么会选择报考公费师范生,受访学生表示:53.7%的受访者认为选择报考公费师范生的学生是由于想进入比较好的师范类大学,52.3%的受访者认为是想为父母减轻负担,47.2%的受访者认为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兴趣与热爱,43.7%的受访者认为师范生就业更有保障,22.0%的受访者发现有的考生报考公费师范生是遵从他人的劝导(父母、长辈等),8.8%的受访者指出一些考生对公费师范生了解不多,糊里糊涂就报考了。
毕业后有编制,免除学费和住宿费,补助生活费用等等,因为这些利好,近年来,国家公费师范生和国家优师专项计划招生一直火爆,受到不少高分考生的欢迎,分数线也是“水涨船高”。
在2022年招生录取中,云南省高考录取结果显示,文史类提前批666分,可以考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之外的其他高校,而其中一名666分的云南考生,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国家优师专项”,毕业后将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国家优师专项”在四川省录取的理科最高分为673分,高于省控线158分,仅次于本科提前批次理科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调档线。
想报考公费师范生的同学,除了享受这些利好,也有需要履行的义务,这些你需要提前了解:
面向人群:师范专业本科生
补贴方式:由中央财政承担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
毕业去向:部属院校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6年以上。《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教育的实施办法》还规定,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1年。国家鼓励公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值得注意:一般来说,学生入校后限在公费师范生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不能转为非公费师范生。
公费师范生要严格履行协议,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须退还已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公费师范生履约动态跟踪管理机制,建立公费师范生诚信档案。
公费师范生因生病、应征入伍等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须提出中止协议申请,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暂缓履约。待情况允许后,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实后可继续履行协议。
公费师范生如确因身体原因需终止协议的,按协议约定解除协议。除特殊原因办理休学无法正常毕业等情形以外,公费师范生未按规定时间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按违约处理。
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持续组织公费师范生专场招聘活动,通过优先利用空编接收等办法,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全部落实任教学校,严禁“有编不补”。
根据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公费师范生的履约管理,确保公费师范生严格履行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除因重大疾病无法完成学业或不适合从教并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三级甲等医院按照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检查确认后终止协议外,应届公费师范生毕业前一律不得解约。公费师范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须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缴纳违约金,解除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
浙考君提醒,能考上公费师范生绝非易事,但想报考的同学要提前了解政策和规划好自己的未来,不要盲目追求教师这一职业的“铁饭碗”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