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传统的中医学上,这种中草药往往有很多种的,他们的作用各一的,具体是什么呢?虽然中草药副作用不大,可不同的药对不同的疾病都有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在用药中得非常谨慎,千万不能用错。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夏枯草!
了解夏枯草的作用和功效
【性味归经】苦、辛,寒。入肝、胆经。
【功效】清热散结,清肝明目。
【功效特点】本品苦能清热,辛能散结,长于宣泄肝胆之郁火,畅利气机之运行,是肝阳上亢头痛目眩、高血压的要药,又能散结,可用治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等证。
【功效作用】
1.清肝泻火:用于肝火上炎的头晕耳鸣、目赤流泪,可与桑叶、菊花、蒲公英同用;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昏胀,可与天麻、钩藤、菊花同用。
2.清热散结:用于乳腺炎、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等,可与玄参、海藻、昆布、大贝同用;也可用于浸润性肺结核的治疗,多与沙参、百部同用。
【鉴别应用】夏枯草与菊花,均为辛苦寒之品,同具清肝明目之功。但夏枯草苦寒之性较菊花重,清泄之力较其强,尚可散痰火郁结,治瘰疬、瘿瘤、乳痛等;菊花辛散之性较夏枯草佳,故除用于目疾外,常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等证,起疏风散热之效,二者同中有异。
【配伍应用】
1.配半夏:半夏偏于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和胃安神;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阳、舒肝郁、散痰核。二药合用,一降一散,寒温并用,清热化痰,治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痰热互结之失眠、瘰疬痰核、瘿瘤等证。
2.配浙贝母:浙贝母清火化痰,开泄散结;夏枯草辛能疏化,苦能降泄,寒能清热,清热解毒,解郁散结。二药合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效佳,多用于瘰疬、瘿瘤等证。
3.配茺蔚子:茺蔚子活血调经,凉肝明目,行中有朴,既升又降;夏枯草平肝解郁,清热散结。二药合用,清热活血,平降肝阳,清疏并行,主治肝热上逆、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等证。
【应用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
【用法用量】内服:6 -15克,人煎剂,或入丸散。外用:煎汤熏洗,或捣敷。
温馨提示:夏枯草性凉,有的酒家常用夏枯草煲凉茶给顾客喝,“湿气”重、脾胃虚弱的人或患风湿的人喝了,就容易造成腹泻甚至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