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胃经对于胃部的消化系统特别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针刺、艾灸等等都会用到胃经,但是要想治疗疾病,一定要掌握胃经经络图及走向,胃经经络图及走向主要有面部支脉、缺盆部直行的脉、胃下口部支脉、胫部支脉以及足跗部支脉,下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

胃经经络图及走向

胃经是我们人体十二经脉中的一个,但是确是经络中分支做多的一条,胃经的走向主要是在我们的头部、胸部、腹部自己腿外侧靠前的部位,在我们的身体左侧和右侧和有四十五个穴位。

1、面部支脉:胃经在面部的经络走向主要是从大迎前下到人迎,之后顺着我们扥喉咙到锁骨上窝部,之后再向下通过我们的横隔,属于胃洛于脾。

2、缺盆部直行的脉:这个走向的胃经主要是从锁骨上窝开始之后向下,经过我们的乳头之后到挟脐旁,最后到少腹两边气冲。

3、胃下口部支脉:这个支脉是从胃口开始向下,沿着我们的腹里向下走之后和我们的气冲会和,之后向下到髀关、伏兔、膝盖,然后沿着胫骨外侧前线,到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

4、胫部支脉:这个支脉要从我们扥膝盖下方三寸的部位分出,然后进入足中趾外侧。

5、足跗部支脉:足跗部支脉是从跗上分出,之后进入人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胃经可以说从我们的头部一直到我们胶布都有支脉,这对我们的消化、神经、呼吸以及循环等等都有重要的作用,胃经可以用来治疗头痛、脖子肿、咽喉肿痛、胃胀、乳腺疼、腹部疼、大腿疼、膝盖肿痛以及足背痛、足中趾痛等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胃经这条从头到脚的线路,日常适当的拍打或者按压能起到疏经通络的效果,能缓解身体不适还能缓解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