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时候宝宝处于比较敏感的时期,很多宝宝在这个时候会怕黑,不敢进黑屋子、夜晚出去就让抱、甚至有时候灯光暗一些也会紧张大哭。该如何帮助宝宝克服对黑暗的恐惧呢?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工具/原料
- 爱心 耐心 细心
方法/步骤
- 1
尊重和分担宝宝的恐惧
家长千万不能否定宝宝的感受,说些“没啥可怕的”之类的话,否则宝宝会因为胆小而自卑。
家长要懂得和承认宝宝的情绪,告诉宝宝爸爸妈妈会陪着他们一起面对,这样的想法会有助于宝宝放松。
- 2
用象征仪式帮宝宝“埋藏”恐惧
仪式对宝宝认识自己的情绪有重要作用。
比如,宝宝玩沙子的时候,让他挑选一块代表“黑”的形象的石头,让孩子挖坑把石头埋进去,用小脚丫在上面踩结实,直到“石头怪物”再也出不来为止。这样,宝宝的恐惧会少很多。
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多做几次。
- 3
帮孩子建立对黑暗的积极体验
宝宝可以通过一些亲子活动让孩子体验黑暗的区位,比如读有趣的关于黑暗的回本,待孩子在黑暗里捉迷藏、数星星等。让孩子知道,黑暗也很有趣。
- 4
如果孩子还是非常害怕,试着转移话题
每个孩子对黑暗的害怕程度都不一样,对于那些特别害怕黑暗的孩子,转移话题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可以试着用孩子喜欢听的故事、喜欢吃的食物、喜欢去的场所来转移话题。
- 5
不要用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
平时教育宝宝,不要用恐吓的方式,那些经常被吓唬晚上有坏人、大灰狼、警察来抓人的宝宝,更容易产生对黑暗的恐惧。
- 6
少做唤醒宝宝害怕事物的事情
宝宝对恶化你的恐惧大都跟头脑中的想象或者语言记忆有关,家长平时照顾宝宝时尽量少做有助于唤醒这类想象的事情。比如说,不给宝宝读有恐怖情节(特别是与黑夜有关)的故事,不给宝宝看有恐怖镜头(特别是与黑夜有关)的影视节目。
END
注意事项
- 孩子怕黑和特定年龄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关,家长需要积极干涉,但不用过于焦虑。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