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结构主要是为了实现程序的某种功能,直观上来讲就是响应前面板按钮的动作时对应的状态,包含鼠标、键盘、以及程序内部动作的变化。事件结构内容较为丰富,Labview大多数程序都会使用到事件结构,所以大家要好好了解一下事件结构
工具/原料
- Labview
- 事件结构
方法/步骤
- 1
首先讲的是时间结构的构成:
1、结构体
2、超时时间
3、事件分支
4、事件对应的节点等属性
- 2
这里特殊说明的是,在Labview中事件结构无法单独使用,必须要和循环结构搭配起来(一般使用的是While循环),如图所示
当然此处要增加While循环的结束条件,暂时先不增加,留作下面解释
- 3
接着说的是事件分支,对着事件结构框体右击即可选择进行事件添加、删除等操作;如图所示是添加事件结构的操作方法
- 4
那么我们添加事件结构时候是每一个事件都要添加一个吗?这里建议是具有相同操作方法(代码或者功能)的放在一起,在图中大家对比看一下,合并一起之后程旭较为简洁明了
- 5
最后说明一下超时时间的设定:
先解释一下超时的意义:当事件结构响应程序时候做对应的事情,该事件响应结束后超过是定的时间将执行超时事件
当超时设定为默认值(-1)时,事件结构则不会执行超时事件
所以一般有必要的超时事件应用的话超时设定设为非-1值
END
注意事项
- 事件结构的响应机制
- 事件结构超时时间设定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