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朋友在问GT16G的布线方法。其实跟前一阵发布的GT17系列的布线方法大同小异。但这个毕竟是比较精密的东西,一点点小小的差异可能就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这次再把GT16G的布线方法发给大家。
工具/原料
- GT16G系列的连接器一枚,端子一枚。
- 导线一枚
方法/步骤
- 1
剥开线缆。
注1。看到“压接质量标准手册”中关于加工尺寸信息,找到合适线规的端子。
注2。剥完线缆之后要保证线皮截面的整齐,垂直看线缆,线皮的断面应处于一条直线上。
注3。必须小心,避免损伤到中心导体、绝缘部分和外导体。
- 2
使用专用的夹具对端子进行裁剪和压接。
注1。参见“卷装端子条件表”信息确认卷装端子的高度。
注2。参见“限制质量标准手册”确认卷边的信息标准。
注3。如果是自己修理安装的话,可以使用普通的钳子压接。
- 3
将外管放置在电缆上。
注1。注重外部管的放置方向。
- 4
用特殊工具拓宽外部导体,放置外部导体套环,并将外导体外的外导体返回。
注1。外部屏蔽网不能破坏。铜箔或铝箔不应扩散,但应在外缘内。
注2。外部屏蔽网的方向应如图所示。将外部屏蔽网的开口与卷曲端子的突出部分和插入连接起来。
注3。外部屏蔽网应该放置在不同水平的部分被插入到鞘的末端。
注4。注意外部导体的挤压
(即。在放置的过程中,咬入鞘)。
- 5
使用专用夹具,从卷曲端子的连接侧插入端子箍,直至到达端部。
注1。按图中所示的方向定位端子箍,将端子套圈的切口部分与卷曲端子的突出部分对齐,然后插入。
- 6
将上述接线端子设置在绝缘体上。
再从上面盖上一层绝缘体。
注1。设置卷曲端子的突出部分。
绝缘子槽。
注2。按4~9 N的顺序用力拉电缆。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有损伤。
- 7
使用专用的工具用前面插入的外部管子盖住绝缘体。
注1。按图中所示向外放置外管,
将外管的穿孔部分与绝缘体的沟槽部分对齐(在左右两侧,外套圈的拆分与外管的筒底部分对齐),然后插入。
注2。插入,直到绝缘体停止在导线的外管。
- 8
使用专用的夹具来卷曲卷曲端子。
注1。有关卷曲高度的信息见“压接条件表”。
注2。有关卷曲标准的信息见“压接质量标准手册”。
如图。
- 9
将上述外部管块插入壳体中。
注1。将外管的突出部分与壳体的凹槽部分对齐,然后插入。
注2。插入,直到外部管停止在胶壳的卡扣处。
- 10
将护圈插入壳体中。直到无法继续插入为止。切勿大力出奇迹。
- 11
检查并完成接线。
END
注意事项
- 总的来说,和GT17的布线方法大同小异。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避免大力出奇迹。
- 压接端子的时候,如果是少量的话,其实用普通钳子就能压接,但是一定要注意压接紧一点,避免出现随意晃动的现象,那样会大大减少端子线的使用寿命。
- 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疑问可以去我的主页,我会一一帮大家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