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老师认为强基计划的就业前景并非黯淡无光,而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强基计划为考生提供了更多进入名校的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一、张雪峰谈强基计划就业前景

张雪峰指出,强基计划主要聚焦于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这些学科看似冷门,但实则是众多领域发展的基石,就业前景并非想象中那么狭窄。

数学专业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其实很吃香。凭借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可以从事金融行业的精算师、量化投资分析师等岗位,在互联网行业中,也能成为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例如,很多大型互联网企业在进行用户数据分析、算法优化时,都离不开数学专业人才。

物理专业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在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一些高新技术企业都有不错的发展机会。比如在半导体物理、光电子学等领域,物理专业人才能够发挥专业优势,推动技术创新。像华为等科技企业,就需要物理专业人才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

化学专业随着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他们可以在化工企业、材料研发公司从事研发工作,也能在环保领域进行污染物检测与治理研究。比如研发新型电池材料,就需要化学专业人才深入研究材料的化学性质。

生物专业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领域,生物专业人才不可或缺。他们可以参与药物研发、基因检测、生物育种等工作。

人文社科类专业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专业,虽然就业对口性相对较弱,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毕业生可以从事教育、文化研究、编辑出版等工作。比如历史专业毕业生可以成为历史老师,传播历史文化知识。

二、强基计划报考要点

报考优势强基计划采用高考成绩占比85%、校考成绩15%的方式计算总成绩,对于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来说,有机会实现“降分录取”。而且,高校会为强基计划学生配备一流师资,采用导师制、小班化教学,探索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深造机会多。

报考流程:一般各校在3月底到4月初发布简章,4月下旬前完成网上报名,6月高考后到出分前完成网上确认,高考成绩发布后进行校考,7月5日左右完成录取。不过,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8所高校采用“初试模式”,会在高考成绩发布前组织校考。

报考建议:张雪峰强调,考生报考强基计划不能盲目跟风。要充分考虑自己对基础学科是否有兴趣,是否有在学术科研领域发展的志向。同时,要评估自己的学科特长和高考成绩,合理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例如,如果在数学竞赛中获奖,且对数学专业有浓厚兴趣,可以考虑报考数学强基计划。

三、张雪峰老师终极建议

强基计划就像修仙——耐得住寂寞才能飞升上神!‌

如果你愿意埋头苦干10年,强基能送你进中科院、华为顶尖实验室;

如果你只想尽快买车买房,哪怕能上清华强基,也请出门右转选计算机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