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李硕琳 通讯员 高健报道
近年来,山东政法学院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起一套独具特色的四阶递进式法学实战教学模式,涵盖专业认知、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研习四个阶段,在法学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注入强大动力。
专业认知阶段为期3-5天,为学生开启法学大门。通过邀请知名法学专家、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举办讲座,分享真实案例与实践经验,让学生们对法学专业的广度与深度有了直观感受。通过参观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以及各类法律实务场所,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对未来职业环境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职业向往,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良好心理与认知基础。
专业见习为期4周,搭建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学生深入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门等一线部门,跟随企业导师参与案件讨论、资料整理等基础工作。在此过程中,他们亲眼目睹法律条文如何在实际案例中应用,将抽象知识具象化,熟悉真实工作节奏与氛围,进而明确自身知识短板,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加速专业知识吸收转化。
专业实习为期16周,是提升职业素养的核心环节。学生在较长周期内全身心投入实务操作,在法院独立承担部分案件辅助审理工作,在律所参与复杂案件办理,从文书起草到证据收集,从庭前准备到庭上应对,全方位锻炼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学校依托“法治服务连万家”项目,打造“百区万户法治行”“百县万户法治行”“百校万家法治行”“百会千企法治行”4个子品牌,让学生在服务法治社会建设、法治乡村建设、法治校园建设、企业依法经营的过程中全面提升适应多元场景的法学职业素养,实现法学教育中服务与实践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毕业研习不少于8周,促使学生从实践回归理论升华。基于前期丰富实践经历和接近四年的专业学习,学生深入思考研究,撰写高质量学术论文、参与课题项目。他们从实际案例中挖掘理论创新点,为法学理论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培养自身学术研究与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从“会做”到“会思考、会研究”的跨越,极大增强了在法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山东政法学院的四阶递进式法学实战教学模式成效显著,山政学子在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就业竞争力以及在各类法律专业竞赛中均表现优秀,该模式以其系统性、递进性和全面性的优势,正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批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卓越实践能力的法学人才,在法学教育领域树立起创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