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高校学科评价
西湖大学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于2018年2月14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举办方是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首任校长由施一公教授担任。学校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力争到2026年,主要学科的实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贡献。
历史沿革
图1 西湖大学历史沿革
人才培养特色
1.一人一策培养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兴趣与专长,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丰富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和博士生课程,为本科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际一流师资
学校面向全球选聘了240位具有顶尖学术造诣的领军人才或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科学家,已形成一支以27名讲席教授为引领的国际一流师资队伍,其中113人已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聘请国内外一流人文社科教授,对学生进行高水平的人文、社科和艺术类通识教育。
3.专业自主选择
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后两年进行专业教育。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末,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与专长自主选择专业。学校设有学业指导中心、学习资源中心,将为学生在导师选择、专业选择、课程修读、培养方案制定、学术科研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
4.本博连读机会
学校实施本博贯通培养模式,打通本科和博士生培养阶段,优秀学生可直接推荐攻读本校博士研究生。学校众多有国际一流高校或著名研究机构学习与工作经历的导师,将为你攻读博士学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全员海外交流
学校为每位本科生提供海外名校或著名研究机构交流交换学习的机会。学生根据自身专业、选课与培养情况,可在大学期间,赴海外名校或著名研究机构参与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或项目研究,深度体验海外名校学习氛围,全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目前,学校已与2余所海外一流高校签订了学生交流交换协议。
6.一流科研训练
学校专设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科研训练资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在本科阶段可进入学术导师的实验室,在一流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接受完整、系统的科研训练。全校所有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和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均向本科生开放。
7.一人多导支持
学校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一名学术导师,由西湖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负责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培养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一名学业导师,负责学业指导和成长解惑,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规划,提升独立学习能力;一名社会导师,由校董或荣誉校董等社会知名人士担任,指导学生做好人生发展规划;一名书院学长,由博士研究生担任,“一对一”为新生的学术、社交和课外活动提供建议,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8.书院文化浸润
学校本科生书院融合中国传统书院和世界一流名校住宿式书院的特色,打破学院与专业的界限,让具有不同语言、文化、家庭和专业背景的学生,通过沉浸式的学习生活方式,实现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课程设置:通识教育+专业课程
目前西湖大学已经设立生物科学、化学、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末,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自主选择专业。
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数理基础、人文视野、能力兴趣和专项教育四个模块。学校安排校内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主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类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聘请海内外资深文科教授,开设人文与社会科学核心通识课,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国际视野,促进全面发展;同时,通过支持学生深入挖掘自身的兴趣,选择专业,选择导师。
表1 西湖大学通识课程简表
专业课程分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基础实验、综合实训与自主发展五大模块。课程设计注重专业基础知识与前沿发展的系统学习,重视知识学习与实践研究操作有机结合,以便系统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与研究能力。课程形式包括讲座、复习课、研讨会、实验课、独立研究等。在教授的建议和推荐下,本科生也有机会修读研究生课程。
表2 西湖大学专业课程简表
学校排名
根据权威世界大学排名透露的数据,在《2023年ARWU(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首次进入了世界前600强,在《2023年ARWU(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上,西湖大学排名国内高校第92位。在《2023年全球高校学术影响力大陆地区100强排行榜》上,西湖大学排名国内高校第50位。首次进入了全国前50强,上升势头非常猛烈。在《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第六版)》上,西湖大学以23名世界顶尖科学家的数量,登上了《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第六版)》,并名列全国高校第72位。
面临的挑战
虽然西湖大学起点高、发展快,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精准把握办学定位的挑战、经费筹措的挑战、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的挑战等。其中面对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西湖大学如何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办学伊始,西湖大学就强调发展“有限学科”。在“有限学科”范围内做到“有限卓越”[1]。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一些重大原创性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面对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西湖大学重点发展的“有限学科”需要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科学调整学科专业发展方向,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在全球高等教育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扩大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更好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1] 阙明坤, 陈春梅, 王华. 我国建设新型高水平民办大学的背景、挑战与策略——以西湖大学为例[J]. 高校教育管理, 2020, 14(04): 32-41.
往期阅读推荐
图文来源 | 陈妍君
校对审核 | 李星杰
图文编辑 |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