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心理师数量严重短缺。
孩子抑郁 #厌学 " data-errortips="" data-from="new" data-headimgurl="http://wx.qlogo.cn/finderhead/icTdbqWNOwNRILKsTDdZA5d9XdtkaLCUR6Swe8OljPI91tJzrHIJjIg/0" data-height="2336" data-id="export/UzFfAgtgekIEAQAAAAAAOnEM73yIfQAAAAstQy6ubaLX4KHWvLEZgBPElYJoQF0pMZeJzNPgMIsYcuHoe5MXYUrtB3zqnDRz" data-isdisabled="0" data-mediatype="undefined" data-nickname="心理学家大会心圈子" data-nonceid="10128377506968353163" data-pluginname="mpvideosnap" data-type="video" data-url="https://findermp.video.qq.com/251/20304/stodownload?encfilekey=rjD5jyTuFrIpZ2ibE8T7YmwgiahniaXswqz9k1XXlINnN1cD35W98KGS26cbketeOEOpuzKsuFtFBtVcY3uMymvtzpVcnvMHdqIw2FyWD7khgCUNP5GotNK2A&token=ic1n0xDG6awicuqzmJ1VqmulAh4UezibjBtqkic3u4CYBMB23BI0SyEJl2kAhqjjCfTG7KiahswqoUbJo7MbeZicyDAkibCqzv9k6icTWmvyuh6AwqgSYUEtCIgZEzCgxKMum7bJDNopGW52dsR1QxDuC08U8aEcZmfFvuXXb8P4vDsicIAk&idx=1&hy=SH&m=&scene=2" data-username="v2_060000231003b20faec8cae18c11c6d0ca05e934b077749a63c6400093b54488ec725844a143@finder">
| 熊丙奇
孩子如果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向谁求助?


据新京报报道,在24年开幕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中科院院士、北医六院院长陆林表示,我国儿童精神科医生短缺,一些县级城市连一个儿童精神科医生都没有,人才培养有待政策支持。学校、家长也应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科学正确应对


流调显示,我国6-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为17.5%,高于成年人患病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评估,我国有3000万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有情绪和行为问题,一半没有接受任何心理健康干预。


与之相应的是,有关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精神科执业医师只有不足4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心理师数量严重短缺。以欧洲国家奥地利为例,当地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与居民人口比例约为1:5000,同比换算我国需要约93万心理师。


与心理师存在缺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去多年来,我国高校心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心理类专业甚至被有的自媒体博主称为“天坑”专业


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22 届心理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5169元,低于全国本科毕业生平均收入。2019到2023年近五年被列为本科红牌专业次数最多的是绘画、法学、应用心理学(均为5次)。


那么,为何一边是心理师缺口大,一边是高校心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呢?


在很大程度上,心理健康在理论认识上很重要,但在现实中,却并没有引起学校、医院以及公众的高度重视。比如,国内很多应该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学校,以及应该开设心理咨询专门门诊的医院,并没有按规定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建设心理咨询专科门诊。


早在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就要求,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从现实看,大部分学校按规定配了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却以兼职为主。


例如,2021年,西南某省教育厅发布的数据显示,该省共有心理健康教师9816人,覆盖学校6957所,其中专职心理教师仅758人,覆盖学校仅563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专职专干”,而是“兼职顺带”,这不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性不足、良莠不齐,而且也难以做好面向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工作。


此外,地位低、待遇不高、开展工作难,导致学校难以留住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是重要原因。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内现有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还面临和医院的心理、精神科医生相似不被重视的困境。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中小学的地位低,职务晋升、职称评审都受到限制。


并且,还有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反映,有学校领导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开展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普测,还没有什么心理问题,测评反而“测出”问题,从而并不支持心理教师的工作。一些心理教师选择跳槽离开学校,到企业去从事人力资源等工作。


呵护每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与全社会的责任。为此,必须切实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从源头上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也需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他们,向学生和家长普及心理常识,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文章转载自“新京报评论”公众号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查志远
校对 / 赵琳

公众号后台回复【教师心理】,免费领取《给班主任、心理老师的40节心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