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讲的学科,这是一门学的特别多,覆盖范围大,知识面非常广的学科:秘书学。
秘书发展历史短?
秘书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吗?
秘书是一种新职业吗?
No,中国的秘书学如今已经三十多岁了,尤其在应用型文科领域,它已经是发展比较成熟的老学科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秘书职业”发展可以算是“千岁老人”了。
1982年2月18日,《光明日报》第一次提出新建“秘书学”,为秘书学播下了发展的种子。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下,国内很多大学雨后春笋般地开设了秘书学专业。2012年,教育部正式将秘书学设置为特色本科专业,真正为秘书学打开了发展的大门。秘书工作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像古代的丞相、幕僚等都是秘书的“祖先”,他们丰富的经验就像是传承的家谱一样,一直影响着后来的秘书们。
秘书学=文秘?
秘书学专业是不是就是文秘?
NO!秘书学专业不是文秘,二者还是有很大差别滴。
与文秘专业相比,秘书学专业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文秘专业比较注重文字能力,而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要学会写各种文案外,还要具有相当的政策、理论水平,具有辅助领导决策的调研、信息处理以及协调、公关能力。只具备文字能力的话,大概只能做普通的文字秘书了,而“上知天文地理,下可料理万事”,说的大概就是秘书学所培养的高级秘书了。
秘书就是“花瓶”?
秘书的工作是不是只要招待好客户就行了?
秘书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可不是只要负责“貌美如花”就行。在安排领导的日常事务时,秘书成了保姆;在领导需要别人的建议时,秘书成了幕僚;在领导需要作报告时,秘书成了作家;在领导准备开会前,秘书成了服务员……花瓶?不存在的。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秘书,必须成为“实力派”。只是,秘书的这些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幕后完成的,当幕前的领导们大放光彩时,秘书就是他们身后的“无名英雄”。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秘书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从需求数量上看,被调查的民企100%均表示需要秘书学人才。在回答今后三年平均每年需要秘书学专业毕业生人数时,90%以上的单位选1—2个,另有近10%的单位选了3—5个或更多。这说明民企对秘书学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空间。
从需求层次上看,80%以上的单位选择了大专(高职)毕业生,只有不到 20%的单位表示需要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毕业生。这显示,民企对秘书学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一般认为大专层次教育已够用。不少民企认为,他们急需的是秘书学专业方面的适用人才,看重的是人才的专业素养、技能和事务能力,并非仅以学历高低为条件。
从需求的秘书类型上看,65%的单位选了复合型秘书,这表明,当前复合型人才最受欢迎,其次为应用型秘书(15%)、创新型秘书(10%),另有5%的单位分别选了操作型秘书、技术型秘书。
秘书学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在哪里?
1、都说秘书学专业对口岗位太少了,这个看法很偏僻,说明还不了解秘书专业的市场需求。在时下的市场,适合秘书学专业大学生的工作很多,如各类企业的秘书岗位、文员岗位、业务岗位等,尤其是发达地区的企业对这类岗位有较大需求。
2、对于秘书学专业的竞争力怎么看。如果从专业技术或业务角度看,确实没有核心竞争力,但如果从公文写作的角度看,核心竞争力却是其他专业不可比的。因为公文写作是在企业和政府机关从业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并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大部分人不具备公文写作能力。因此,如果学秘书学专业,能够在学习期间通过学习秘书学,真正学会并掌握公文写作能力,那就形成了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可以应聘到企业或政府机关从事秘书职业。
3、很多学秘书学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在校期间仅仅学了一般性的秘书学理论知识,但没有弄清楚学秘书学专业究竟应该形成怎样的专业能力,怎样和就业结合起来真正把秘书学理论学懂,因此,到就业时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所以只能找到一般性的工作。所以,对于秘书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必须认真思考学习这个专业知识要走的就业方向和应该形成的核心能力,并且下大功夫把专业理论知识学明白,从而毕业时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这样才能找到理想的职业。
4、根据我做企业秘书二十年的经历和成功经验,秘书职业是一个独特的岗位,有非常好的职业前途。所以,学秘书学专业的大学生最好注重于学习公文写作知识,真正掌握公文写作能力,走秘书职业的就业路径,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