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体检是每位考生在高考前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确保考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专业选择和志愿填报,还关系到广大考生最终是否能被高校顺利录取,更重要的是体检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未来学业规划。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体检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对专业选择的影响,以及体检注意事项。

高考体检的检查项目
高考体检通常包括以下主要项目:
- 外科检查:涉及身高、体重、皮肤、面部、颈部、脊柱、四肢、关节等。
- 眼科:包括视力、色觉、眼病。(注:在检查视力时,有戴隐形眼镜的考生须摘除)
- 耳鼻喉科检查:包括听力、嗅觉、耳鼻咽喉等。
- 口腔科检查:检查唇腭、结巴、牙齿等。
- 胸部透视:检查肺组织、胸椎、支气管等。
- 肝功能检查: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检测,以及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已取消)。

检查结果对专业选择的影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有“不予录取”和“不宜就读”两种提法,供考生填报志愿参考。“不予录取”具有肯定性,指考生填报了该志愿专业,即使成绩再高也不会录取。“不宜就读”则指考生报考了不宜就读的专业,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在报考志愿时,考生除根据个人体检结果对照《指导意见》相关条款的限报专业外,同时一定要参考所报高校《招生章程》中对身体条件的特殊要求,避开限报专业。
注:考生体检受限条款及代码


高考体检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所有高考生都要参加体检吗?
答:根据教育部等有关规定,除对身体有特殊要求的单独考试招生外,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均须参加各地统一组织的体检。因不参加统一体检导致未被录取的,由考生本人负责。
2.参加体检需要注意带什么证件吗?
3.现场可以要求多次检查吗?
答:很多人一到检查身体的时候就紧张,血压肯定不正常。这种真的由于紧张引起的,一过性的高血压,在现场的专业医务人员,会通过给考生复测,做一些别的检查,做到把握准确的。大家不用对这个担心,跟老师说清楚,可以要求再次测量。

4.体检前后注意事项
答:①体检前:要注意饮食、睡眠等;不要服用药物,避免对转氨酶产生影响,如果不得已服用药物,应在体检时向医生说明;上午体检的需空腹,前天晚上9点过后就不要吃东西,包括水;下午体检的早上饮食需清淡,上午9点过后不再饮食(是否空腹以学校通知为准);不吃辛辣、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饮酒,避免做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证睡眠;衣着尽量宽松以便穿脱,不要戴金属饰品、挂件等,不要携带贵重物品,以免丢失;有高血压家族史和体形较胖的考生要注意血压的情况。
②体检时:不要紧张,以免血压、心率异常,如因紧张导致的,要跟医生说明;不要戴隐形眼镜,现场摘戴麻烦。装有义眼和戴助听器的考生要跟体检医生讲明;抽血后拇指按压针眼处,不要揉擦;不要用抽血的上肢测量血压。
③体检后:考生体检后、签名确认前,一定要通读一次体检表。如果出现跟自己不符合的体检结果,特别是不利结果时,一定要当场提出,积极沟通。另外要注意检查体检表所列项目是否都已检查,不要漏项漏检。如对体检结果有异议,要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复检申请。
5.其他注意事项
答:①考生应如实填报既往病史(包括是否已治愈、目前相应指标情况等)和残疾状况,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②考生与体检医生认真配合,如实回答医生提出的问题,并按体检项目要求接受检查。考生要注意了解个人的单项体检情况,发现与身体状况不一致的,要及时向医生提出来并核准。
③体检时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正在服药治疗的考生要主动向医生说明,以免影响体检结果。

通过上述措施,考生可以更好地准备和应对高考体检,确保体检结果不会成为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