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2月,南京师范大学的领头人王臻中,在211动员报告会上的发言非常悲壮,他说,南京师范大学进军211,只能取胜,不能落败,如果最后进不了,作为南京师范大学还要继续前进,作为南京师范大学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还要带领师生员工继续工作,但作为班长、党委书记的我只能引咎辞职。一番真诚的讲话何等悲壮,讲到这里,会场内当时是寂静无声,大家都感受到了一种悲壮的气氛,但很快,这种悲壮便转化成了一种人心凝聚、团结拼搏的力量。

1993年12月5日,江苏省教委发出了《关于开展申报211工程高校自我评估的通知》,在文中有四所高校初步进入了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视野,南京师范大学当时被排在第二位,但是有一个情况对南师大十分不利,那就是江苏拥有很多的部属高校,所以可以确定,不可能有四所省属高校同时进入211。这个时候,南师大和南医大都感受到了形势非常严峻,于是两所学校领导于1994年三月初一起坐进了南师大一个叫100号迎宾室的会议室里面,共同商讨是否可以联合进入211的大计。

经过多次论证和磋商,3月10日,两校署名向江苏省教委报送了《关于拟成立南京联合大学的申请报告》。在当时的形势下,此举不失为是一种寻求政府重点支持的好对策。但是不久便得知,这一方案未得到主管部门认可,南京师范大学只能凭借自身力量和智慧来竞争这个非常悬的211名额了。

之后,江苏省又从四所大学逐步锁定为两所,并向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申请对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进入211工程进行部门预审的函件》。这一份报告中,江苏省主管部门把南师大和苏州大学两所学校是一碗水端平,文件标题是将南京师范大学放在苏州大学之前,而在文中的陈述部分又将苏州大学放在了南京师范大学前面,不偏不倚,其良苦用心是由此可见,尤其是标题中,南师大被排在前面,这对于南师大争取进入211似乎是比较有利的。

但这时国家教委的意见却给人当头一棒,江苏省只能明确一所省属大学列入首批211预审行列,如果江苏只有一所省属高校进入,那么南师大大概率会和首都师范大学一样,和211失之交臂,不认命,不放弃。期间,南京师范大学又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在江苏省经过反复研究后,在1995年12月再次向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再次申请将南京师范大学列入首批省属高校211工程部门预审的函》,这一次云开雾散,南京师范大学终于被列入国家首批211工程预审行列。

后来,南京师范大学成为了全国省属师范大学中第一所、全国地方高校中第二所、全国师范类大学当中第三所、全国各类高校当中第58所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的大学。1999年6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项目院校行列。至此,南京师范大学赢得了向211工程进军的辉煌胜利,实现了以较前名次跻身全国百强名校的梦想。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校史上的一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