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称“广师大”),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是一所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作为全国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之一,学校以“厚德博学、唯实求新”为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和应用型人才,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并入选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学校前身为1957年创办的广东民族学院,首任校长为革命家罗明同志,初期以服务少数民族教育为使命。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先后并入广东省机械学校、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机构,逐步向职业教育转型。2018年正式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成为全国少数以“技术师范”命名的高校,2020年河源校区启用,形成“一校五区”(东、西、北、白云、河源)的办学格局。2021年获批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标志着其学科建设迈入新阶段

学校学科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等8大门类,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民族学、新闻传播学)和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会计等),覆盖职业技术教育、装备制造、财经商贸等方向,形成“职教师资+应用技术”双轮驱动的培养体系。

本科教育方面,设有72个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32个,理工科与文科均衡发展,如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注重产教融合,建有15个产业学院和264个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与华为、中兴等企业共建创新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48.6%,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近30%,包括双聘院士、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等高层次人才。

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知识产权大数据)、3个省级智库、1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和社科基金项目4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1项。学校与顺德区政府共建“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作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学校累计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20万名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25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3.5亿元,图书馆藏书225万册,拥有广东工业实训中心等先进实践平台。未来,学校以“创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技术师范大学”为目标,深化“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办学定位,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予权突破,为“大国工匠”培养更多“工匠之师”。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以六十余年的办学积淀,走出了一条“民族教育奠基、职教特色立校、产教融合强校”的发展道路。在职业教育国家战略的推动下,学校正以创新驱动和开放融合的姿态,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和全国职教改革贡献智慧与力量。对于有志于投身职业教育或应用技术领域的学生而言,广师大既是专业成长的摇篮,更是职业理想的起航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