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专业概述
遥感与测绘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利用遥感技术和测绘手段来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应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如地形、地貌、植被、水体等;测绘工程则侧重于通过测量和计算来确定地球表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参数。
二、专业历史与发展
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遥感数据的获取能力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测绘工程则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早期的地面测量到现代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不断革新。近年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融入,遥感与测绘工程的结合更加紧密,为各个领域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丰富的数据支持。
三、专业课程设置
2. 测绘学基础:包括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测绘基础。
3.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学习 GIS 的基本理论、数据结构和操作方法,掌握地理信息的管理和分析。
4. 数字图像处理:研究如何对遥感图像进行增强、分类、目标识别等处理。
5. 全球定位系统:了解 GPS 技术及其在测绘和定位中的应用。
6. 摄影测量学:学习通过摄影手段获取地形和物体的三维信息。
7. 专业软件应用:如 ENVI、ArcGIS 等遥感和 GIS 软件的使用。

四、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遥感与测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在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领域从事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测绘工程设计与实施等工作的专业人才。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科技和社会需求。
五、专业特色与优势
1. 多学科交叉:融合了空间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 前沿技术应用:紧跟遥感与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方法。
3. 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课、实习和项目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多个领域找到工作机会。
六、专业应用领域
1. 资源调查与管理:对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为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2. 城市规划与建设:为城市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准确的地形和空间信息。
3. 环境保护与监测:监测环境变化,评估生态环境质量。
5. 农业与林业:用于农作物生长监测、森林资源清查等。
6. 海洋研究与开发:对海洋环境、海洋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

七、就业前景
遥感与测绘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毕业生可在以下众多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 政府部门:如自然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及其下属单位,从事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以及基础测绘、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工作。
- 科研机构:进入相关科研院所,开展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推动技术创新与发展。
- 企事业单位 :
- 到各类工程建设公司(如电力、水利、城建、交通等)担任勘测、施工与营运方面的测量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精准实施。
- 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企业,参与 GIS 系统的开发、维护与应用,为城市管理、交通规划等提供技术支持。
- 一些大型的资源开发企业(如矿山、石油等)需要该专业人才进行资源勘查与开发过程中的测绘工作。
- 环保、灾害监测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也需要遥感与测绘专业人员进行环境监测、灾害评估与预警等工作。
- 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无人机测绘、卫星定位、卫星遥感等现代测绘技术的兴起,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对本专业人才求贤若渴,毕业生可参与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拓展专业技能。

此外,部分毕业生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该领域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更高的成就。总之,遥感与测绘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为毕业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