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小编推出了浙理“三一”专业介绍系列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纺织工程

专业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地方高校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和省优势专业,所属学科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十三五一流学科,具有纺织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学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高就业率专业之一。

专业教学水平处于国内同专业前列,纺织教学和科研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与美国、英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有长期的教学交流与科研合作。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新时代又被赋予了“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科技和时尚融合、衣着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新特征,呈现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态势,基于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本专业设置四个方向模块,并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调整,开展新工科建设。


机织工程与贸易方向:

培养具有纺织工程理论与纺织品设计技术,纺织品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技能,现代纺织生产管理与企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纺织人才。毕业生能从事纤维、纱线、机织物设计与研究、纺织品流通运作与对外贸易、纺织品生产管理与检测、现代纺织企业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去向有:科研院所、国家海关、纺织品检验及技术监督机构、纺织服装企业、贸易公司、咨询公司、专利事务所等单位,也可继续国内外深造学习。

主要课程有:纺织材料学、纺纱学、机织学、针织学、机织纹织学、现代纺织企业设计、织物组织学、织物设计、纺织经济与贸易等。


针织工程与贸易方向:

培养掌握针织工程理论和现代针织加工和设计技术,重视科学研究,具备运用CAD/CAM技术对高科技、高附加值针织产品进行设计创新的能力,具有现代纺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及互联网大数据知识的厚基础、强能力、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从事现代针织产品研究开发、针织服装供应链管理、纺织产品商检、针织服装设计与营销、对外贸易、互联网公司、跨国公司行政生产管理等工作。就业主要去向有:科研院所、国家海关、纺织品检验及技术监督机构、服装销售公司、贸易公司、互联网公司、咨询公司等单位,也可继续国内外深造学习。

主要课程有:纺织材料学、纺纱学、针织学、机织学、纬编组织学、经编组织学、针织服装设计、针织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纺织经济与贸易、国际纺织品贸易实务与营销等。


纺织材料与检验方向:

培养具有纺织材料制备理论和加工技术的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专业人才,重视现代纺织工程理论和新型纺织材料设计与检验技术能力的培养。课程学习以纤维纤维集合体材料的制备、认知与表征为主体,与高分子材料、精密测量仪器、纳米材料与技术、复合材料、生物与组织工程材料等多学科交叉,并与工程化应用紧密联系。本专业方向的学生可以继续国内外深造学习,也可以去科研院所、国家海关等,还可以去企业从事纺织品开发、纺织品物理和化学检测、纺织品质量监测和控制、纺织测试仪器的研发和销售、纺织品销售和商务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有:纺织材料学、纺纱学、机织学、针织学、高分子纤维物理、纺织基础化学、纺织应用化学、纤维与纺织品测试技术、纺织品标准与检验学、纺织经济与贸易、纤维制备与加工技术、产业用纺织品、纺织品商务实践。


纺织品设计方向: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方向——以“工程为骨,艺术为魂”,打造未来纺织创新领袖的摇篮!

专业以新工科理念构建"工程+艺术"跨界培养体系为特色,培养具有工程技术的精密思维、艺术美学的创意表达、智能科技的创新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三创”人才。毕业生手握双领域通行证,可以在工程和艺术设计两个不同领域就业和深造。既可参与纺织科技项目研发,也能斩获设计大奖;既能开发智能纺织品,也能打造时装爆款面料。能在时尚纺织服装设计、教育、科研、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与纺织品、美学相关的教育、设计、营销、管理、商检和贸易等工作,可以在国内外工科或艺术学科继续深造,报考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一级学科下各专业的硕、博研究生。

主要课程有:织物组织学、织物纹织学2、纺织品设计学、纺织材料学、染织设计基础。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传统纺织工艺和新材料结合的一项工艺流程简单、技术内涵深厚的新兴专业,是浙江省内第一个培养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旨在立足本土、接轨高端,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学科交叉、学术融合、全方位设计”学术应用复合型非织造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已于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现建设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相应省部级规划教材,与国内外龙头非织造企业共建有非织造实践基地,还建成了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教学科研基地。

专业教师内现拥有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专业教师已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纺织之光”高等教育成果特等奖、浙江省高等教育二等奖等奖项。

专业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良,在“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非织造产品设计及应用大赛、新苗人才计划等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数目众多的高质量成果,多名毕业生升学至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日本京东纤维工艺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同时有众多学生成为国内外知名非织造公司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非织造材料应用面非常广,可以讲“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水和空气”。社会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医疗与卫生产业、环保过滤产业、航空航天、土工与建筑产业、安全与防护产业,还有新能源和农业等领域。本专业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为浙江八大“万亿产业”提供服务,不断拓宽专业领域,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用纺织材料、环境保护产业用纺织材料、健康产业用纺织材料、应急和公共安全产业用纺织材料、“一路一带”配套产业用纺织材料、“军民融合”产业用纺织材料等若干个方向实现突破。

轻化工程

专业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和“十二五”、“十三五”省优势专业,是学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高就业率专业之一。所属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省重中之重学科、省“十三五”一流学科,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以及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

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和高层次的实验实践平台(包括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本专业教学水平处于国内同专业前列专业教学和科研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与国外欧美、日本和香港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有长期的教学交流与合作。本专业对应产业为浙江省八大万亿级现代纺织产业,智能化和生态绿色程度高,发展前景好。本专业目前设置二个专业模块:

染整工艺与设计模块

轻化工程系创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产业相融合”的科教协同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掌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染整工艺设计,染整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管理、品质检控和贸易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该方向学生产业链整体意识强,工程能力强,就业率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生态纺织化学品模块

轻化工程系创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产业相融合”的科教协同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掌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创新研究能力和综合能力,能从事生态纺织化学品及其应用设计与开发、生产技术与管理、质量检控和贸易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该方向学生纺织化学基础厚,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强,继续深造率高。

上述两个模块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为国内外现代染整企业、纺织化学品生产企业、时尚服装企业、服装面料和染化料商贸公司、海关、商检、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技术咨询公司、知识产权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或创业

主要课程有:基础化学课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纤维化学及物理、染料化学、颜色科学与计算机测配色、染整工艺原理、数码印花、纺织品功能整理、功能纺织化学品设计及制备、纺织品检测与贸易、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跟单和企业管理等。

丝绸设计与工程

专业历史悠久,是我校最具优势的专业之一,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开设的丝绸专业专业以“复兴丝绸文明,智造产业未来”为使命,深度融入浙江省“文化强省”战略与历史经典产业振兴计划,面向国际丝绸行业,针对产业绿色化、全球化、数字化趋势,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指引,面向各产业链,致力于培养掌握科技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产品创意创新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创意、创新、创业”人才。

专业教育融合世界纺织前沿科技和中国传统丝绸技艺,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建“国际丝绸学院”,形成“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对接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满足丝绸新经济结构调整需要,适应丝绸新经济、新业态变化特征,提出“新四化”改革思路,即“学科与专业层次化”、“知识与能力多元化”、“人才与产业同步化”、“传承与发展国际化”,在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创新创意创业方向形成明显特色。

专业辐射工程与艺术相关领域,构建了“文化传承×智能制造×全球视野”三维培养体系,通过学科交叉建设艺工结合的特色课程群,通过纺织工程和信息工程结合来构建“丝织智能制造”课程群,通过工学与艺术学交叉来构建“丝织设计”课程群,独创“丝绸四+”课程矩阵——“非遗+、科技+、产业+、国际+”,重点推进数字化教学平台与资源建设,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校企协同教育,共建产学研实习基地和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培养学生“三创”实践能力。

专业学生采用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层次:“丝绸设计与工程专业”文理科招生。研究生层次:在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丝绸科技与时尚设计”研究方向;在设计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纺织丝绸设计”研究方向,开展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和申请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艺或艺术设计,在科研、教育、设计、服装、家纺、检测等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就职,也可以在时尚和文创产业就业或创业,也可以在国内外高校艺术或工科学科进一步深造。



策划 | 浙江理工大学招生办

  内容来源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编辑 | 殷豪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