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民看来,江苏省各市经济实力都很强,网上称之为苏大强。苏南一直比较富有,而苏北经济落后,江苏省政府就搞了个苏南支援苏北计划来扶持苏北发展。今天小编通过宿迁学院的发展这个例子,来讲述苏南支援苏北建设,从而让苏大强整体变强。

一、历史背景

宿迁市是江苏最年轻的市,1996年8月,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将淮阴市的沭阳、泗阳、泗洪3个县划归宿迁市管辖。

宿迁市刚成立真的是一穷二白,宿迁经济落后,在宿迁13个地级市中长期排在最后一位,被人们笑称十三妹。就高校这一块来说,没有一所高等学校。

当然,宿迁人不会甘愿落后,作为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气概依旧,办法总是有的,只要勇于创新突破。


二、宿迁学院的前身——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1998年,宿迁师范学校、宿迁教师进修学校、沭阳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徐州师范大学宿迁分校, 同时在宿迁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矿业大学(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中国矿业大学(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和徐州师范大学宿迁分校成立。

2002年,宿迁职业技术学院(筹)与徐州师范大学宿迁分校合并组建宿迁学院(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宿迁学院(宿迁职业技术学院)为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徐州师范大学宿迁分校改组为宿迁学院师范部,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宿迁分校)并入宿迁学院参与建设。学院拥有本部、宿迁师范、沭阳师范、宿迁电大等四个校区。


三、省市共建、八校联建——宿迁学院

2002年10月20日,宿迁学院举行挂牌仪式。考虑到宿迁市高等教育零基础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宿迁市采取“省市共建,八校联建,公办民营,高层推进”的办学机制筹建宿迁学院,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八所省属高校合作举办本科教育。


2003年8月,沭阳师范学校从宿迁学院剥离,校名为江苏省沭阳师范学校。

2004年4月,宿迁师范学校从宿迁学院剥离,校名仍为江苏省宿迁师范学校。6月,宿迁市广播电视大学从宿迁学院剥离。

2010年1月,宿迁学院筹建完毕。宿迁职业技术学院从宿迁学院剥离,在湖滨新区职业教育园区内正式建校。

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宿迁学院为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校,学校成为宿迁市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2018年5月,宿迁学院通过省学位办评审,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2020年3月,江苏省政府报请教育部批准,宿迁学院转制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


四、宿迁学院新校区

宿迁学院新校区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嶂山片区。项目总用地面积2600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60亿元,是建市以来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公益类项目。项目建设周期为30个月,确保2025年秋季投入使用

2022年9月,宿迁学院新校区正式开工。


总结:苏大强为什么强?靠的是省政府统筹协同发展,通过苏南支援苏北计划,带动苏北整体向前发展。宿迁学院的建设就是靠苏南众多高校的支援发展起来的,而宿迁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早已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