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大学本科招生网站发布了2024年高考各省市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作为省内进步最快的省属高校,其录取情况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高考直通车将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高考直通车注:本文只介绍广州大学提前批本科教师专项及本科批次普通类(含地方专项、中外合办)的录取情况

  提前批本科·教师专项

  物理类

  2024年,广州大学在广东教师专项(物理)有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共2个专业招生,定向地区有所变化

  与2023年相比,涨幅最明显的是定向至揭阳市揭西县的特殊教育,涨了13199名;降幅最明显的是定向至肇庆市德庆县的特殊教育,暴跌45409名,同时也是2024年录取门槛最低的,录取分数为533分,对应排位是93901名。

  历史类

  2024年,广州大学在广东教师专项(历史)有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共2个专业招生。

  与2023年相比,这两个专业仅在4个县(市区)有定向计划,其中涨幅最明显的是定向至揭阳市揭西县的特殊教育,涨了4983名,也是录取门槛相对较低的专业,录取分数为550分,对应排位是14518名。

  本科批次·普通类

  物理类

  2024年,广州大学在广东普通类(物理)共111个专业招生,其中地方专项比2023年增加不少招生专业

  以专业代码计,与2023年相比,2024年16个专业最低录取排位上涨,涨幅最大的是工程管理,上涨了27070名;57专业排位下降,降幅最大的是网络工程,暴跌了35204名。

  在录取门槛方面汉语言文学(师范)以585分的录取门槛高居榜首,对应排位是32732名。紧随其后的是汉语言文学,录取分数为579分,对应排位是38467名。

  广州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专业于2024年首次招收物理类考生,便获得开门红,这两个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入选广东基础学科“长基计划”首批支持专业专业建设整体进入“国家队”行列。

  相比之下建筑学地方专项的录取分数为532分,对应排位是95103名,是录取门槛相对较低的专业若不计地方专项、中外合办等特殊招生专业,录取门槛最低的是土木工程,只需546分即可被录取,对应排位是75046名。

  历史类

  2024年,广州大学在广东普通类(历史)共56个专业招生。

  与2023年相比,2024年除师范类专业的最低录取排位有上涨,其余专业录取排位普遍下跌。包括金融学(降幅最大,降了5135名)、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学、物流管理、经济学等专业。另外,最低录取排位上涨最明显的是旅游管理地方专项专业,涨了4813名。

  在录取门槛方面,汉语言文学(师范)以568分的录取分数高居榜首,对应排位是9017名。其次是历史学(师范)专业最低录取分为564,对应排名是10003名。

  广州大学作为广东省本科师范教育重点高校之一,办学历史久远,底蕴丰厚,现有17个师范专业(14个普通类师范专业和3个艺体类专业),省级以上优势专业占比达94%

  相比之下,录取门槛最低的是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为519分/28042名。若不计地方专项、中外合办等特殊招生专业,录取门槛最低的是电子商务,只需541分即可被录取,对应排位是18134名。

  无论是物理类还是历史类,广州大学普通类专业的录取情况整体表现依然极为出色。

  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英语(师范)、历史学(师范)等师范类专业依旧稳坐录取分数的前列。这些传统的高分专业,再次证明了广州大学在这些领域的卓越实力与稳定发挥。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三个校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215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9287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6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学科门类。现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78个,其中理工类专业43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7个、艺术类专业8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计52个,占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数近70%。

  现已形成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8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地学、农业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全球前1‰;19个学科上榜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其中土木工程化学工程进入世界排名前百强;27个学科上榜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其中3个位列全国7%-12%、24个位列全国12%-50%。

  学校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主榜第98位,自2020年以来一直稳居国内百强;在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17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在 U.S.News2024-2025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71位;在202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601-80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