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位列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111计划"。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31年创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历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武汉师范学院等阶段,1984年更名为湖北大学,实现了从单一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

校园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区,拥有武昌、汉口、阳逻三大校区,占地1500亩,濒临长江,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学科门类齐全,涵盖除军事学外的13大学科门类。设有26个学科性学院,75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6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

学校以基础学科为根基,构建了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生物学,湖北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聚焦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支撑区域生物医药产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依托材料科学优势研发高性能材料。

·国际高水平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和化学表现尤为突出。

在升学上约30%本科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博学位,主要进入本校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顶尖院校。生物学、材料科学等优势学科保研率较高。

在录取分数上,湖北大学2024年在河北省录取的最低分数为物理组542分,位次为65074位,历史组589分,位次为6167位。

在就业上,本科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5%以上,2025届春招显示约70%毕业生进入省内企事业单位,部分进入华为、腾讯等世界500强企业,平均起薪位居湖北省属高校前列

就业区域:华中地区(武汉、长沙),占比约80%,依托本地教育资源与产业集聚优势,学生留鄂发展意愿强烈。长三角与珠三角(上海、深圳),占比约15%,集中于信息技术、金融和教育行业。京津冀,占比约5%,主要进入科研机构或深造。

就业行业:教育与公共服务。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进入中小学,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门;科技与制造业:材料计算机专业学生流向光电子智能制造企业(如长江存储烽火通信);文化与传媒: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人才进入出版社媒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