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四川高三家长朋友,2025年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系统已于3月5日中午12点正式开放!这是孩子高考前最重要的“彩排”,也是家长必须参与的“实战课”。作为经历过孩子高考的“过来人”,我用最直白的语言,带您快速掌握核心要点。

一、为什么要参加模拟填报?

二、模拟填报操作指南(家长版)

▶ 第一步:登录系统
▶ 第二步:选科确认
根据孩子实际选科(物理/历史+其他科目)勾选,系统自动筛选可报考专业。
避坑提示:千万别手滑!去年有家长误选“物理+化学+生物”,结果艺术生儿子对着计算机专业干瞪眼。
▶ 第三步:志愿预填
▶ 第四步:数据查询
点击专业名称,可查看近3年录取分数线、招生人数、就业率等关键信息。
实用技巧:关注“专业限制栏”,有些专业要求单科成绩或视力达标,提前排查雷区。
三、家长最关心的5个问题

1. 模拟填报会影响正式录取吗?
答:绝对不影响!这就是一次“演习”,填北大、清华也不会被约谈。
2. 要不要找收费填报机构?
答:模拟系统已包含智能推荐、数据查询功能,完全可自主操作。某机构收费5980元的“一对一服务”,用的也是同一套公开数据。
3. 孩子成绩不稳定怎么办?
答:按最近三次模考平均分填报。去年一位家长发现孩子波动在“一本线上下”,最终锁定“一本尾部+二本头部”院校,成功避免滑档。
4. 艺术生、体育生要注意什么?
答:除了文化成绩,务必核对专业课统考成绩要求。去年有美术生综合分达标,却因专业统考低2分被退档。
5. 怎么平衡“孩子喜欢”和“好就业”?
答:参考三步法:
先圈定孩子感兴趣的专业;
用系统查询这些专业就业率、薪资水平;
带孩子访问“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查看真实招聘需求。
四、过来人的血泪教训
别迷信“热门专业”
2023年一位理科生家长强推孩子读计算机,结果孩子挂科3门。今年转专业时发现,人工智能已成新晋“卷王”。提前研究院校章程
某考生分数超电子科大调档线,却因“色弱”被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退档——这些细节都藏在招生章程里。警惕“野鸡大学”
系统只显示正规院校,但6月正式填报时可能有骗子发送虚假信息。
记住:所有志愿必须通过考试院官网填报!
五、特别提醒
截止时间:模拟填报开放至3月10日17:00。
保存截图:填报完成后截图留存,6月正式填报时可快速对照。
亲子沟通:把填报过程当作家庭会议,倾听孩子想法。一位智慧家长总结:“志愿可以改,亲子关系不能崩。”
结语
高考是孩子的人生大考,志愿填报则是家庭的智慧考验。通过这次模拟,我们既要熟悉规则,更要读懂孩子。
记住:没有完美的志愿,只有最适合的选择。
愿所有家长和孩子,在6月正式填报时,都能胸有成竹,落子无悔!